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9 2024年9月29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安西宁成为亮眼“名片”
打防结合

平安是什么?平安是阳光下的雨露,微风中的花香。

平安是什么?平安是生活安乐的底色,发展安全的守护,社会安定的节拍。

平安是什么?平安是“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是民之所盼、发展之根基。

75年来,平安西宁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连续8年在全省平安建设考核中位列第一;两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为西北五省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会城市……

“平安”是西宁的不懈追求!平安西宁成为我们这座城市一张亮眼“名片”。

不久前,城北区一位老奶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差点将55万元拱手送给诈骗分子。得知消息的小桥大街派出所民辅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银行,耐心地向老奶奶讲解她可能遭遇的诈骗陷阱。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老奶奶终于恍然大悟,停止了转账操作。“55万元,那是老奶奶的血汗钱、养老钱,想方设法也得要保住!”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西宁公安对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已向诈骗分子资金转账的居民,主动拨打预警电话,同时与居民见面劝阻……一叶知秋,平安西宁建设成效如何?这几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今年,全省刑事立案数下降19.65%,“两抢一盗”案件下降56.1%,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32%……万家灯火里,代表公安的红与蓝交相辉映,汇成了一道亮丽的平安风景,护航发展巨轮滚滚向前。

从一串串坚定足迹丈量而来

深夜的力盟商业步行街,人们逐渐散去,美食街的商贩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准备收摊休息,但街边警车的警灯还在闪烁,继续守护着万家灯火。“报告指挥中心!力盟商业步行街人流量较少,请求撤岗”。黄河路派出所力盟巡逻组结束力盟商业步行街巡逻任务,转至下一个巡逻区域。

“警察同志,快快快……这儿有人晕倒了!”豹街巡逻民警停下脚步迅速上前查看,发现一名群众突发疾病晕倒在地,事态紧急,巡逻民警立即拨打了120, 并及时疏散围观人群,进行紧急救治,待120到达后,将病人扶上救护车,确定病人情况稳定后,持续开展巡逻工作……

这是西宁公安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生动写照:群众的身影在哪里,公安巡逻防控的脚步就丈量到哪里!

依托合成作战中心运行机制,优化警力配置,强化显性用警,根据辖区人流量时空特点,合理安排巡逻点位,实时调度街面警力,确保巡逻警力向人员密集、治安复杂、案件多发等区域部位倾斜,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给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同时,实现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不定时进行视频巡查、应急拉动演练,不断提升分局应急处突能力,严格“1、3、5”快速反应机制,有效防范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全面提升打防管控效果。

利剑出鞘

从一次次永不退缩坚持而来

“对方是骗子,我们已经将对方抓捕归案,您不要再向任何陌生人转账了!”“你是骗子吧,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2024年9月13日,市反诈中心研判组通过“两卡”专业系统分析出一名外地来宁可疑人员,于是立即派出就近警力,但发现受害人远在甘肃,于是西宁民警联系甘肃警方后,设法给受害人拨打电话,但受害人已被诈骗方“洗脑”。西宁民警在反复拨打反复拒接,甚至被拉到通讯黑名单的情况下,一次次变换联系方式坚持不懈地拨打着那个可能改变命运的号码,最终电话接通了,受害人转出去的18万元被警方及时冻结。

而这只是今年全市在电信诈骗挽回经济损失1276.04万元中的其中一笔。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市情警情特点,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实现了刑事案件、盗窃案件和电诈案件破案率近五年同期最高的历史最佳成绩。

今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39.2%,破案率上升19.23个百分点;“两抢一盗”案件下降56.1%,破案率提高41.2个百分点,盗窃案件破案率达67.1%,同比上升41.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今年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362起,查获犯罪集团55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77人,现行命案、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保持全破,八类案件破案率达到92.4%的历史新高。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化运用“四专两合力”总体思路,扎实推进“断卡”及关联黑灰产清理整治,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32%,破案数同比上升47.1%,破案率提高20.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百万案件立案3起,同比下降80%,损失金额同比下降69.7%,挽回经济损失1276.04万元,全市预后被骗率长期保持为0。

常抓不懈

从一回回大胆细心创新而来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

检验平安建设成色,每年都要翻篇归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修订“落实手段”。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们化解了纠纷、消除了怨气。”居民张女士向民警连连道谢!倒上一杯茶,双方当事人各坐调解员一旁,在调解员的引导下进行充分交流,调解员秉持公平公正原则,释法评理,定分止争,化解矛盾……在南川警务区社区警务队调解室,这样的场景经常上演。而这得益于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过程中,积极探索“枫桥经验”本土化,今年以来,排查化解率达99.04%。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民意,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也是改进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在全省率先部署启动“枫桥式交警队”创建工作,推动33名派出所所长兼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281名社区民警进社区(村)“两委”班子,基层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8.5%。

在全市42个派出所推行“两队一室”改革,成立27个专职社区警务队,917个行政村全覆盖推行“一村一警”机制,推动建设13个基础设施项目,基层基础工作实现重塑升级。

建成10个大数据应用中心和61个智慧安防小区,布建2300余路前端智能感知设备,联网4.2万余路监控视频,搭建完成物信融合大数据平台,智慧技防对基层一线警务实战的赋能率超78%。

在平安西宁建设过程中,西宁不断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社会治理领域的突出问题,不断自我加压,始终保持高标准推进。

西宁始终牢记,平安建设,最终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一大批社会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正在西宁大地花开满园。

西宁砥砺奋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平安西宁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正在书写新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