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始创于2011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创新盛会。9月25日,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在浙江杭州盛大开幕。大会上,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以打造青藏高原AI算力底座,创新驱动AI生态产业聚集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实践,成功摘得2024世界智慧城市产业与经济大奖,全国仅有三个城市斩获该奖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是其中之一,也是西北唯一获奖案例城区。
近两年来,城西区抢抓机遇,积极推进产业“四地”建设,加快“数字青海”建设,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推动构建“一核三辅”数字经济发展布局,主动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抢抓“东数西算”、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的重大历史机遇,于2023年11月率先建成投用了青藏高原第一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并与腾讯、百度昆仑芯、青云、中国联通等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了本地算力、算法、数据、人才、应用一体化、产业化协同发展,夯实数字产业和经济发展“算力底座”。
城西区立足优势,通过打造AI算力底座,吸引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从基础设施、芯片、硬件制造、软件开发、算法研究、应用落地的全产业链布局,拓宽产业链,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通过合作伙伴的集聚,分享数据、算法、技术和市场资源,完善算力产业生态系统,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通过推动拓展云计算、边缘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模式,满足不同企业和应用的需求,实现数据驱动的创新和决策优化,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为持续推动城市治理实现智慧化、现代化,城西区按照“基础设施+生态参与+应用场景”三位一体的统筹发展思路,引导技术升级、角色升级和应用场景升级,整合现有系统和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多维度数据采集、共享、运算、分析打造数字政务技术底座,实现算力、算法、数据的高效融合,陆续实现赋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生态环保、森林防火、食品安全、商圈服务和智慧城管、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应急等数字化转型和场景应用。按照“小切口、微服务、大集成、全运用”的思路,把大场景细分做小,以场景引企业、企业带产业、产业建生态,并从“政用、商用、民用”三个维度,将新型智慧城市这个最大的应用场景分类分细,靶向开展场景招商、挂榜招商,招引有实力企业和投资项目集群式落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产业生态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智能化管理,提升城市运营和公共服务质量。同时,利用实时数据和智能算法,提高城市在灾害、突发事件中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紧抓青海省绿色算力发展机遇,继续走出发展算力经济的城西样本,倾力打造青藏高原特色计算应用示范区、西北地区算力溢出先导区、能源算力质效融合发展领航区、新质生产力布局战略试验区。”城西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将依托全省能源资源优势,逐步按需扩大城西区智算规模,夯实绿色智算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产业基地和模型训练基地,谋划建设本地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培育本地高端AI人才,优化本地人才结构,实现人才聚集;强化绿色算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打造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标杆,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