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小蕊
从顺利推进的重点项目到活力十足的中小企业;从生机勃勃的工业园区到麦浪翻滚的金色田野……扎根青海40余载,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国之大者”,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服务实体经济,优化消费者服务,强化普惠金融供给,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使命情怀,用“中行服务”赢得客户,用“中行速度”赢得信任,用“中行高度”贡献专业力量,在高原大地发出响亮的“中行声音”、传递生动的“中行故事”。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 注入普惠力量
一直以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持续落实普惠信贷工作相关要求,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及金融支持力度,坚持战略定位,单列普惠贷款计划,强化过程管理质效,有效提升业务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普惠业务发展速度。
推进普惠金融特色支行建设,丰富线上融资场景,不断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持续支持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群体优化服务方式,提供适配的金融产品,结合“惠如愿”普惠金融产品更好服务小微客户群体。积极聚焦“普聚金融服务 惠及千企万户”主题,强化普惠金融政策传导,走企业、进市场、赴园区、入社区、走乡村,将普惠金融服务送到小微企业经营主体身边。积极服务“促消费”,依托“烟商E贷”“商E贷”产品和“惠商支农”综合服务方案,支持个体工商户客群发展,截至8月末,累计提供近8亿元信贷支持。
全面贯彻金融服务就业民生战略,持续开展“千岗万家”稳岗就业活动。推出“惠岗贷”等专项服务方案,为新市民客群提供金融支持。持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绿色普惠金融发展,重点围绕普惠金融支持产业“四地”建设,创新服务方案,先后推出“惠农通宝”“高原特色畜牧贷”等支持绿色有机农畜产业发展的服务产品;联动海南州、海北州、海东市等县域地区机构,推进“益农快贷”特色畜牧业场景落地,让金融服务触及更深,服务更广。积极推进林权质押普惠金融业务,2024年上半年落地首笔林权质押贷款,在有效支持沙漠生态治理和湖库区生态建设、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上持续发力。
加力帮扶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持续落实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政策,进一步加大利率优惠、费用减免力度,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普惠贷款平均利率3.7%,较上年年末下降17BP,主动承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押品评估费及抵押登记费,有效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年内通过“中银接力通宝”“续融通”产品开展普惠型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5800余万元,持续做好小微企业纾困。截至8月末,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已累计投放近27亿元普惠信贷支持。
聚焦产业“四地”建设
跑出中行“速度”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一座特殊的建筑悄悄拔地而起。这里是我省首个绿电制氢项目——华电德令哈3MW光伏制氢项目,也是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投入资金支持的全省重点项目之一,目前项目已经全面落地运营。前期为保证项目顺利落地,该行以支持地方建设、满足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打破常规、急事急办,实现了两周内完成借款人评级准入、贷前调查、授信发起,先于同业为其投放项目贷款近14亿元,跑出了“中行速度”,赢得了客户满意。
2023年7月,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正式开工建设。为帮助全省首个液态空气储能项目顺利落地,该行多次上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信贷方案,实现在全省金融机构首家完成项目审批,最先完成信贷投放。
近年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持续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立足点,时刻围绕“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一省情定位,持续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全省清洁能源产业建设,截至8月末,年内已累计提供绿色贷款近70亿元。
用心用情服务 传递“中行”温度
相伴始终,温暖同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金融工作的价值坐标,用心用情办实事,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国际化业务,努力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提升竞争力,在加快产品创新中优化客户体验,让“中行红”为高原大地增添一抹亮色。
服务民生需求,增进民生福祉。两年来,该行持续探索促消费、惠民生的新业务模式,在房产“带押过户”业务中积极推出新模式,成功落地省内首笔“带押过户”模式个人二手住房贷款投放、省内首笔跨行模式“带押过户”个人二手住房贷款投放及首笔“带押过户”模式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投放。二手房“带押过户”住房公积金贷款打破了二手房交易公积金贷款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多个事项的合并办理,减轻了缴存职工筹措过桥资金的压力,极大地提升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效率和便利度,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
关爱老年客户,守护美好生活。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跟发展步伐,加速推进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集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银发场景生态于一体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发展壮大;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建设,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6万余户,累计缴费金额达1400万元;建设适老服务渠道,传递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在线上,推出适老App功能,让老龄用户获得大字体、宽行距、有声阅读等舒适便捷体验;在线下,推动建设敬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设施和无障碍通行服务保障。截至2024年6月末,在辖内建设并完成养老服务示范点4家,各网点服务措施持续完善。
打造支付便利渠道,跨境金融更放心。今年以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持续提升跨境金融与数字金融融合力度,切实提升外籍来青人员支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自身跨境业务优势,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青海省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4月,该行在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成功落地了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并投放了省内首台外币自助兑换机,成为外籍来青人士下乘后的首个“打卡点”。
让消费者金融获得感
成色更足
“如何保护个人征信?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防范非法集资?”近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营业部在人流量较大的唐道夜市开展了以“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为主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市民关心的问题一一得到解答。今年以来,该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系列活动,有效打通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让金融服务暖心更贴心。打造养老服务示范网点宣教阵地,融入网点周围社区15分钟生活圈,把金融和反诈防骗知识带到市民身边,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围绕新市民创业群体,梳理常见的金融问题,帮助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筑牢反诈、反洗钱“防火墙”。创新宣传形式,重点宣传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等相关产品和金融服务政策,为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提供更直接更精准的服务。
下一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聚焦金融主责主业,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赋能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