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哀牢山爆火,大量游客涌入。
这个国庆假期,云南哀牢山因一位视频博主独自进山收集颜料的视频而一夜爆红,哀牢山被戏称为现实版的“云南虫谷”。不少“好奇心满满”的游客纷纷选择在国庆假期来到这神秘、“小众”的地区一探究竟。当地相关部门已发布安全提示,别贸然前往未知地带,未开发区域不要深入,擅闯者将面临最高5000元罚款。哀牢山到底是座什么山,为何如此“神秘”?哀牢山哪些区域可以参观?哪些区域不可擅闯?
哀牢山为何突然爆火
有人进去过一次 没人敢去第二次
云南哀牢山在这个国庆假期突然走红,源于颜料师博主“山取画材”(现已更名为“山取”)发布的一则视频。博主独自前往哀牢山深处寻找碎矿石时,拍下视频记录自己的行程。
北京游客张先生9月30日在大理旅游时刷到“山取”的视频,10月1日他就驱车来到了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附近的哀牢山景区游玩。3日和4日,张先生又根据“山取”的视频,独自寻访来到了视频中的那处水潭。这里并不在景区内,中途他看到有禁止前行的路牌,但仍然冒险前行,最终找到了那处水潭,还遇到了一些当地钓友前来钓鱼。张先生表示,水潭处已经没有手机信号,气温很低要穿棉服,雾气很大而且来得很突然,“前一分钟还好好的,后一分钟突然就被大雾笼罩。”
王先生是玉溪本地人,但以前从没进过哀牢山深处。今年国庆假期,看到哀牢山这么火热,刚好他的同事中有人家住哀牢山附近,于是几人组织一支小分队,于10月5日进山。山里面的树荫挡住了阳光,行走困难,途中还遇到了不明动物的脚印和粪便,这更让他们胆战心惊,后来他们提前返回了。“进去过一次没人敢去第二次,在周边都很害怕。”
云南哀牢山:
严禁擅自进入保护区 违者最高罚5000元
无论是“山取”颜料师还是游客张先生、王先生,闯入未开发的哀牢山里都是十分危险的。
10月6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和双柏县管护分局连续发布三条消息,提醒公众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各类未经批准的人为活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未开展参观、旅游活动项目,严禁擅自进入保护区开展各种徒步、健行、拓展运动、登山、探险、穿越、露营等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及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访客须知》提到,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除外。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批准。
世界可以是旷野,但对大自然应该有足够的敬畏之心。安全大于天,云南哀牢山景区发出的安全提示,应该成为每位游客的行为“红线”。
现实版“云南虫谷”
山外围有多处景区 这个假期纳客5万人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哀牢山脉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结合部,是云贵高原温润气候的天然屏障。哀牢山自西北向东南纵贯云南省中部,全长约500公里,也是云南省东西两半部气候的分界线。
哀牢山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至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地面大规模抬升,河流急剧下切,形成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由于山体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哀牢山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哀牢山保护区”)位于哀牢山脉中段和北段,地跨云南3州(市)6县(市),即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普洱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玉溪市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总面积67700公顷。
这里保存了世界同纬度面积最大、人为干扰最少、最完整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有高大乔木参天,有低矮灌木遮地,有苔藓蕨草遍附树枝与根底,还有横生的藤萝枝蔓随处缠绕攀爬。当地百姓称其为“死亡森林”,网友也称其为现实版“云南虫谷”(热门小说《鬼吹灯》中的地名)。
目前,哀牢山外围部分已有多处区域作为景区开放,比如哀牢山茶马古道长约8公里有“马踏石穿”“千家寨”“炼铁炉”等遗址,沿线还开发建设了南恩瀑布、大平掌战斗遗址、云海日出、石门峡、燕子崖瀑布、大磨岩峰、大雪锅山等景点。
10月7日,据新平文旅介绍,哀牢山新平区域根据不同管理级别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县级自然保护区两类,两类保护区有明确分界线,二者区域内又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种。新平哀牢山石门峡景区、茶马古道景区、金山原始森林景区均位于县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属人员可进入区域,游客只要服从景区管理要求,其旅行安全完全可以得到保障。每年哀牢山景区及周边景点接待游客50余万人,今年国庆期间哀牢山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同比增长15%。
其他尚未开放的哀牢山深处地带,多为原始森林。当地提醒,不要贸然前往哀牢山未开放区域:哀牢山腹地山高林密,一些山坡坡度达到70度,坡度较大且多悬崖峭壁,无可供正常通行的道路。在哀牢山,哪怕是专业的地质工作人员,640米的路也要走3个小时以上。
此外,原始森林中野生动物多,常有熊、豹、毒蛇等出没。这里常出现暴雨、暴雪、冰雹等恶劣天气。雨雾天气下,浓雾密闭的森林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人长时间在山林中行走,可能因为缺氧失去意识,进而失温。
网上有某帖子中提到“哀牢山经过测量存在着大地磁场强度异常的现象,导致指南针失灵增加了迷路的风险”,不少网友评论称“难怪哀牢山会如此神秘,原来是因为有不一样的磁场”,但也有网友怀疑“这种说法是炒作”。
有专家表示,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地磁异常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露出带磁性矿物的地层或岩石造成的。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并不神秘。而哀牢山刚好有大片露出的玄武岩部分,地磁较强的区域可能出现指南针失灵的情况,导致人们迷失方向。
曾发生失联案例
当地民众提醒 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
2021年11月,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入云南省哀牢山腹地镇沅县至新平县区域,执行国家年度森林资源调查专项任务,于11月14日16时失联。4人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另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查,认为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造成人体失温。
来自长沙的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2021年11月曾进入哀牢山深处,参与对上述4名失联人员的搜救。10月6日,谭章介绍,当时他们一行多名专业人士,带齐了冲锋衣、羽绒服、卫星电话、帐篷等装备,还带够四天的饮食,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才敢进山。
“这些装备一样不能少。山里面气温低,保暖衣服必不可少;手机没有信号,卫星电话也必须得有;山里面找到食物的可能性很小,只能吃自己带的。”谭章说,即使这样,他们一路上也很注意标记路线,以便能原路返回。
小李家住哀牢山景区旁的戛洒镇耀南村,这里是哀牢山的外围地带,22岁的他在此出生长大。他说,村里的一些老人捡菌子或采药材时,会往哀牢山深处走,他们经验丰富不会迷路,也会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而小李自己从未进过深山里,“里面树木和各种植被很密,容易迷失方向,听说还有熊等大型野生动物。大家对自然都要有基本的敬畏之心,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