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0 2024年10月11日
体育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乒兵败亚锦赛除却疲劳还有什么原因?

北京时间10月10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决赛中,国乒女团1∶3不敌日本女团获得亚军,具体比分为:王艺迪2∶3张本美和,孙颖莎3∶0伊藤美诚,陈幸同1∶3平野美宇,孙颖莎2∶3张本美和。这是2005年后,国乒首次在亚锦赛女团比赛中输球,也是日本女团继1974年横滨亚锦赛以来,时隔50年首次在决赛中战胜中国队。

疲劳极限

对于国乒来说,疲惫是此次乒乓球亚锦赛的最大元素。WTT中国大满贯男女单决赛直到6日晚才结束,国乒参赛队员7日清晨从北京飞抵西安进行中转前往阿斯塔纳。抵达赛场后,国乒8日便迎来女团首秀,9日则是一日双赛,中午时段半决赛,晚间决赛。再加上王曼昱因遭遇家庭变故临时退赛,陈幸同临危受命前往赛场,几乎每一环都是极限操作。在既没有时差调整,也没有赛场适应的情况下,国乒此次亚锦赛几乎全程都是“以赛代练”。

仓促之下,国乒队员的状态从首秀便能看出来——面对“神秘之师”朝鲜,孙颖莎输给了在巴黎奥运会混双决赛交过手并且击败过的金琴英,王艺迪和石洵瑶赢得也并不轻松,甚至第四盘孙颖莎对阵边松景时,也不过是3∶2险胜对手。

自巴黎奥运会结束后,孙颖莎诸多事务缠身,此前WTT中国大满贯期间,她就曾表示,频繁的活动让她无法系统训练,很多时候只能抽空锻炼,尽量保证身体状态。但即便如此,从巴黎奥运会到此次亚锦赛女团决赛,孙颖莎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依然打了34场比赛。

虽然王艺迪和陈幸同并不像孙颖莎那般如此密集,但同样也参加了WTT澳门冠军赛和中国大满贯的比赛,竞技状态并不会比孙颖莎好太多。

从这一组数据可以清晰地发现,从7月15日到亚锦赛之前,孙颖莎共参加了巴黎奥运会、澳门冠军赛、中国大满贯等多项赛事,其中在巴黎(女单、混双、女团)和北京(女单、女双)至少身兼两项。再看场次和局数统计,孙颖莎在这个时间段里打了29场、121局比赛,远远超出同期国乒的其他女选手:王曼昱19场78局、王艺迪14场51局、陈幸同12场42局……

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此次参赛的几位队员都已经达到了各自的疲劳极限,也为输球埋下了隐患。

阵容“真空期”

此次亚锦赛,国乒处于奥运选手参赛的“真空期”,此次参赛名单中只有孙颖莎和王楚钦两名奥运冠军,陈梦、王曼昱、马龙、樊振东四大主力都缺席了该项赛事。

虽然王艺迪世界排名突出,但与日本选手的交手并不占优。去年德班世乒赛和杭州亚运会,她均没能战胜如今的日本女单一姐早田希娜,今年釜山世乒赛女团决赛,她同样输给了平野美宇,随后的澳门女子世界杯,她又不敌张本美和。而临时驰援的陈幸同,9日抵达赛场便匆匆参加半决赛的比赛,状态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虽然早田希娜并未在团体赛中登场,但平野美宇和张本美和都参加了巴黎奥运会,伊藤美诚更是东京奥运会日本女队的绝对核心。早在今年2月的釜山世乒赛上,日本女乒便让中国女队两陷险境,双方的实力差距本就不算太大,此消彼长下赢下战胜国乒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国乒来说,新的奥运周期才刚刚开始,输掉一场团体比赛并非坏事。至少这场比赛结束后,国乒或许会花更多时间思考,如何在赛事如此频繁的当下,细化参赛阵容和保证队员的身心状态。

稍显可惜的是,这是孙颖莎与张本美和七次交手中的首次落败,对于这位日本女乒的后起之秀来说,一场不赢与赢下一场之间,心态上的变化天差地别。

又讯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正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跟随国乒征战亚锦赛的孙颖莎在个人社交媒体宣布,退出本届赛事的单项比赛。

孙颖莎表示,“非常感谢昨天在现场以及在线上支持我们的球迷朋友们,竞技体育一定会有输赢,我们所有人拼尽了全力。输了我们擦干眼泪,下次赢回来!我相信我们的团队,因为我们是最强大的中国女乒!大家不用担心,康复和调整一段时间后,我会更好的回来,请大家继续为中国队加油!”本报综合消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