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3 2024年11月1日
每周闲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朋友圈的变迁

鞠志杰

新认识了一位演艺界的朋友,互相加了微信,却发现看不到她的朋友圈。我比较好奇,便问她不发朋友圈吗?她笑着说:“我把所有人都屏蔽了。”原来,她把朋友圈当成了记事本,每天的重要事情都记录在上面,图文并茂,甚至还有视频。她说自己的活动特别多,怕忘了就记在上面,非常方便。由于有些事情不便在朋友圈公开,干脆设置了“只对自己可见”。

而一位文友则把朋友圈当成了创作园地。他一直用手机写作,没微信之前用记事本写,有了微信后就发在朋友圈里。有时只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有时是一个段落,他请朋友们给提意见。别说,还真收到了不少好的建议。

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很多人正在远离朋友圈,还有人在利用朋友圈做一些特别的事情,如上文的两位。微信刚上线时,朋友圈里的“九宫格”铺天盖地。可现在,很多人一年都不发一条朋友圈。

万物生长,都离不开“盛极必衰”的发展规律,朋友圈也不例外。曾经它的横空出世犹如璀璨的烟花,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兴奋点消退、关注点转移,朋友圈也渐渐回归平静。从前,我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捋”一遍朋友圈,看到喜欢的内容还会动动手指点赞;现在,很长时间都不翻一下。而朋友圈里,也少了各种炫耀、吵嚷和“见多识广”。每个人的朋友圈,似乎又从虚拟世界搬回到现实中来。

曾有人写文章说,了解一个人就看他的微信朋友圈,我觉得这话失之偏颇。发朋友圈就像是在橱窗里展示一件商品,当然是要把他最好的一面给人们看,那表面上的华丽就像精美的妆容,遮掩了瑕疵和斑点,怎么可能看清一个人的全部?倒是现实中的朋友圈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面貌,他与什么人交往,朋友们对他的评价如何,都可以反衬出他的为人。

微信只是个通讯工具,朋友圈也不过是个社交平台,再怎么装扮它也改变不了真实的自己。能利用它做点事情最好不过,利用不上也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远离朋友圈,照样可以好好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