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4年11月11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小场所”
关注安全大民生

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今年以来,我市应急部门从事关百姓衣食住行的“小场所”安全问题做起,精心筑牢安全底板,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事故上下功夫,率先开创“九小场所应急救援一张图”,构建起全民共建共享的大应急体系,在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小购物场所、小餐饮场所、小住宿场所、小公共娱乐场所、小休闲健身场所、小医疗场所、小教学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小易燃易爆场所统称为“九小场所”,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密集,小场所在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安全隐患。今年市应急管理局以“切实把基层的事解决好,把群众身边问题解决好”为宗旨,密切关注小场所安全隐患的消除,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针对“九小场所”火灾隐患复杂、人员意识薄弱、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在全省首创“九小场所应急救援一张图”,全面加强“九小场所”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小火亡人”火灾事故发生。

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九小场所应急救援一张图”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明确这些小场所的安全处置措施,明晰人员撤离方案、灭火处置方案。为将该举措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市应急部门联合各县区(园区)、市教育局等单位,先后召开了12场推广“九小场所应急救援一张图”工作会议,结合各自的职能和监管领域,发动基层力量,牵头在全市中小学、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上门式宣传服务,确保群众第一时间能扑灭初期火灾、第一时间能组织安全疏散。同时,针对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工作的痛点难点问题,成立“一张图”推广督导组,对各县区(园区)“九小场所”开展指导帮扶,围绕经营场所基本信息、人员撤离方案和灭火处置方案设置情况等主要内容,通过“面对面讲解”普及应急安全知识,“手把手教授”消防器材实操技能,明确场所主体责任制,细化从业人员分工,做到各场所熟知撤离路线,明确遇险时职责分工,掌握初期灭火操作的要求,确保每名从业人员达到“会报警、会疏散、小火会用灭火器、大火会用消火栓”的要求,有效提高小场所从业人员现场处置能力,提高了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自救、互救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推广“九小场所”经营单位18884家,在全市营造了人人参与遏制事故发生的良好氛围,提高了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