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沿黄各省(自治区)脱颖而出,凭借用水效率领先、应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积极利用非常规水、不断加强用水管理的特色亮点,西宁两个节水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对于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近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16个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节水型工业企业典型案例,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发电分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西宁位于黄河上游最大一级支流湟水河中段,肩负着守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大后方的重任,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坚持“四水四定”策略,系统谋划“一城两环四网”高原生态水城布局,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万元GDP用水量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21.4%和42.7%。
近年来,甘河园区推进园区企业节水、水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园区企业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园区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采用超超临界机组、间接空冷技术,厂房布置采用侧煤仓形式,设置高效电除尘器、烟气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西宁发电分公司作为黄河公司第一个建成投产的火电项目,近年来高度重视节水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将电厂难以回收使用的末端高含盐废水纳入改造工艺中,并实施水资源消耗和回收双控制度等,2023年发电水效0.227立方米/兆瓦时,优于全省发电用水定额先进值0.27立方米/兆瓦时。
目前,该公司各用水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工业冷却水回收率达100%,全厂重复用水率达96%以上,全年节约水量约60万吨,节约水费约200万元。
走进黄河鑫业有限公司,只见工业废水正流过一座座巨大的水池,经过净化处理一道道工序后,逐渐变得清澈起来。
黄河鑫业有限公司电解铝生产系统是国内高海拔地区单体产能最大的生产系统,也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青海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项目。建厂初期在各生产用水工序均有配套建设循环水设施,实现生产废污水循环利用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生产环节用水“零排放”,先后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单位,被评为2022年度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青海省节水型企业、青海省节水标杆企业。
“企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水经’,工业用水不仅实现了循环利用,还开发利用了非常规水,该公司2023年电解铝水效0.52立方米/吨,预焙阳极水效 1.22立方米/吨,优于全省电解铝用水定额先进值1.1立方米/吨、预焙阳极用水定额先进值5.0立方米/吨。”甘河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今后,园区将充分发挥工业企业节水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工业节水产业发展,促进工业水效提升。
(记者 樊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