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购买彩票,除了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爱心,更多的是希望中奖。购彩者购买的其实是一个希望,一个中奖的希望,围绕彩票的爱与怨大都和奖有关。
我国彩票是社会进步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观念随之变化,中奖不再因“不劳而获”而遭受非议,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彩票的中奖收入属于典型的合法非劳动收入。
虽然从1987年问世至2002年年底党的十六大召开,彩票已经销售了十几年,但明确彩票中奖收入可以得到保护,对彩票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在2002年之后,彩票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如今彩票已经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事业,社会舆论对彩票的关注度也很高,以彩票为关键词的事件、新闻通常会成为舆论热点。
彩票中的“彩”字指的是中奖的机会性,“票”是指购彩者得到的纸质票据。但提起彩票,人们谈论最多的既不是“彩”也不是“票”,而是“奖”。一般而言,奖多属于额外所得,而彩票的奖则不然,彩票的奖是购彩者唯一可能得到的物质回报,并不能算作额外的奖励。人们谈论彩票通常都围绕彩票的“奖”,很少提及“彩”,但能说明彩票特性的正是这个“彩”字。彩票销售的其实是中奖机会,机会意味着一种可能,也就是彩票中奖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彩票中“彩”字的含义,也体现了彩票以完全机会型游戏为载体这一显著特点。
彩票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可以给购买者带来中大奖的机会,一旦中得大奖,特别是大型乐透游戏的头奖,有可能会改变人生的境遇,这是彩票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彩票因此给大众生活带来了些许趣味和不少谈资。公众对彩票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奖”上,围绕彩票还有多种和奖相关的话题,大奖、小奖、开奖、中奖、兑奖、弃奖,即便如此,彩票也并不能被称为奖票。
其他发行彩票的国家和地区都将彩票归于博彩业,博彩业主要有三大类,娱乐场游戏、体育投注和彩票。这三类均使用机会型游戏为载体,部分机会型游戏即结果有部分不确定,完全机会型游戏则是结果为完全不确定。在博彩业中,彩票代表的就是结果的完全不确定性。使用部分机会型游戏为载体的游戏,购彩者的智力、掌握的信息等因素对中奖可以产生影响,而纯粹的彩票游戏其中奖结果完全随机。
有人说买彩票如同猜谜,只是这个“谜”不仅谜底不确定,谜面也不确定,只有开奖后,才能知道谜面及谜底。其实彩票迥异于谜语,解谜可以依靠智力,而购彩者再如何殚精竭虑也无法解开彩票之“谜”。彩票的谜底往往是上下求索无获,有缘之人偶得,也许这就是彩票的魅力所在吧。
(摘自 国家彩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