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静)今年以来,城北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辖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截至11月,城北区1个国控断面、3个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
结合“双随机”执法专项、城乡垃圾污水专项整治、排污排废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执法任务,城北区生态环境局对辖区内涉水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废水达标排放情况、排污许可制度落实情况和在线设备运行情况巡查检查,确保企业严格遵守环保相关制度,依法排污、达标排污。2024年全年检查涉水企业84家次,夜查1家次,对6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立案调查。
为推进入河排口整治取得实效,城北区生态环境局在全市率先绘制辖区入河排口一张图,全面掌握辖区排口分布特点。更新排口标识牌,对辖区排口标识牌进行规范化建设,对新增排口按照标准规范化建设标识牌,扩充标识牌二维码信息,增加属地管理、溯源情况等内容,方便广大市民参与排口监管和工作人员日常巡查。建立河湖长排口责任公示牌,明确排口名称、排口位置、属地责任、责任主体等,推进入河排口规范化治理。常态化开展河道排口巡查,全年以来累计巡查30余次,出动80余人次,对发现的问题下达督办40余期,并在全市率先开展雨天排口巡查溯源工作,累计发现雨天排污排口11个,溢流点位9处。常态化开展断面、排口水质监测,及时掌握辖区水质状况,分析研判潜在污染风险。截至目前断面监测22次,晴天出水排口和雨天出水排口共监测162个,对水质超标排口及时督办相关单位整治。
同时,城北区生态环境局还对辖区38个行政村污水治理情况开展调研,针对辖区二十里铺村、魏家庄村、小寨村、孙家寨村污水收集管网空白问题,积极对接,多次组织实地考察调研,谋划农村污水治理项目,解决生活污水乱排、难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