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单元,物业是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关键。为了把善治重点精准聚焦到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应运而生,通过不断凝聚共治合力、盘活善治资源、提升微治质效,释放善治惠民正能量,让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社区生活温馨舒适、民风社风向善向好,成为解锁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基层党建工作与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有机融合,把物业管理服务与社区基层治理有机融合,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联动”运行机制,扎实推进西宁市“红色物业”示范点创建工作,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1个“红色物业”聚力暖民心
建立“联建、联动、联系”共建机制,打造“红色物业”综合体,是深化物业服务提档升级的关键一步。从2022年起,我市房产部门结合多种物业服务管理的难点、痛点问题,针对性地制定了《西宁市2022年物业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方案》《西宁市2023年物业服务提档升级工作方案》《西宁市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能力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等,挂图作战、对表推进,深挖“红色资源”,将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纳入各项行动重要内容,努力在物业服务行业领域实现党组织、党的工作的“两个覆盖”。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70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覆盖1300余个小区,其中有41个物业小区创建“红色物业”示范点。在为群众开展服务中,这些“红色物业”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协会自身工作职能,创新开展了多种党建服务品牌活动,通过自身队伍能力提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维护行业合法权益,扩大行业宣传力度,为全市物业服务行业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此外,我市通过率先成立青海首家红色物业党校,实体化打造标准化教学阵地,建立多元化师资队伍,开设特色化培训课程,开展专业化实训演练,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提供了“充电”“提标”的主阵地。
争做家门口的“金口碑物业”
核工业二二一小区是青海明珠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分公司(明珠物业西宁分公司)负责的小区,2023年作为我市首批“红色物业”示范点,该物业企业成为西宁红色物业的“带头人”之一。小区依托“红色物业”,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物业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起来,一体化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该物业服务企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通过搭框架、定职责、抓考核,推动物业服务质量整体提升,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走进核工业二二一小区,车辆停放有序,楼墙、地面干净整洁。在物业服务窗口前,一块红色的“党员示范岗”标牌十分醒目,客服刘健华正耐心地为小区居民办理收费业务。明珠物业西宁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周秉堂告诉记者,核工业二二一小区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区,更是一个承载着核工业建设者家属们情感和精神寄托的家园,这里仍居住着不少当年参与核工业建设的工作人员和家属。自2019年9月正式接管并入驻小区开展物业服务工作以来,不少物业管理人员被小区老党员、老干部们的革命故事深深打动。当西宁市提出创建“红色物业”后,二二一小区物管部门作为第一批示范点率先申请成立了党支部。
“自创建‘红色物业’示范点后,小区组建起社区+物业+业主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物业中的党员力量,联合小区老党员参与社区基层综合治理。这一年来,我们创建了党员活动室、组建起孤寡老人档案、不定期开展一修一剪服务、设立党员示范岗等,让物业工作人员在参与物业服务中主动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实现小区物业服务更优质更贴心。”周秉堂说。
提到将来对“红色物业”的发展规划,周秉堂说:“目前明珠物业西宁分公司服务小区30余个,很多都是经过‘三供一业’改制后入驻小区的,物业服务难度大、痛点多。但经过尝试和努力,如今二二一小区‘红色物业’服务模式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可,所以我们将这种‘红色物业’的经验延续,争取在其他小区中积极挖掘‘红色力量’,实现物业服务提档升级。”
“红色物业”示范呈现多点开花
记者在走访多家“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后发现,很多小区依托各党群服务阵地,实施了一批为群众办实事的“红色物业”服务项目,实现了多点开花、同频共振的服务效果。其中,湟中区康川新城锦绣苑“一核多元”、城北区萨尔斯堡“五线谱”、光明小区“三方联动”等“红色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成为“红色物业”创建中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为推动全市物业提档升级导航引路。
目前,我市不少物业小区联合辖区街道和社区把“红色物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建立起“红色物业”联席会,搭建“喧个来”“周六说事”“民情气象站”等议事平台,健全物业矛盾纠纷处理等多方协调运行机制,拓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渠道,畅通社情民意反馈处置渠道。其中,城北区成立了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整合司法、房产、城管、公安等部门职能合力,探索共商共治的物业纠纷溯源综合治理模式;城西区世通国际小区坚持“党建+多元治理”,聚合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党支部、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党员、热心业主、社区法律顾问等力量,建立了人民调解室,化解小区矛盾纠纷,提升小区自治能力;大通县能源小区成立了“红石榴驿站”,立足于“抓党建、强根基、促服务”,推进矿山社区与青海能发物业公司党总支互联共创机制,持续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提供临时休息、免费茶水、手机充电、急救药箱等暖心便民服务,收获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记者 张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