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8日凌晨,国际足联在卡塔尔多哈举办年度最佳系列颁奖,此前在金球奖评选中憾负罗德里的维尼修斯,终于如愿加冕,结束了巴西球员17年无缘足坛两大个人奖项的尴尬,并成为首位当选世足先生的00后。
作为2024足坛年末的收官大戏,2016年和金球奖分家后,世足先生主打的就是一个差异化。最近8届获奖者,4次和金球奖不同,而被金球奖冷落、怒而拒绝出席颁奖的皇马,也在多哈得到了高规格礼遇。除去维尼修斯登顶,安切洛蒂当选年度最佳主教练,年度阵容11人里皇马占到5席,几近半壁江山。
众所周知,《法国足球》杂志的金球奖和国际足联的世界足球先生,是世界足坛分量最重的两大个人奖项。前者历史更加悠久,整体口碑更好,后者头顶FIFA招牌,出身更加正统。
这一次,维尼修斯学乖了
1个多月前的金球奖颁奖夜,大热倒灶的维尼修斯之所以“一方有难,八方点赞”,颁奖礼之前的张狂难辞其咎。除去西班牙国家德比“周一领金球”引发网络狂欢,巴西人在诸多公共事务上过于频繁、高调的表态,也超出了竞技范畴。
有了前车之鉴,出现在FIFA颁奖舞台正中央的巴西前锋,显然学乖了。在世足先生揭晓前,他罕见地没有就投票形势发表过看法,更多用球场表现赢回印象分。至少在冬季战役里,此前被巴萨甩开的皇马,在少赛一场的情况下,将积分差距缩小到了一场之内。或许正是回归低调,让巴西人没有再度“翻车”。
巴西球员上次问鼎世足先生,还是2007年的卡卡,自此之后长达17年间,国际足坛两大奖项基本成为“双骄”自留地,偶尔能介入其中的莫德里奇、莱万和本泽马,也都是欧洲人,正值低谷的足球王国,失落可想而知。而在维尼修斯获奖后,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卡卡等前代“先生”,都向后辈表达了祝贺。
除去维尼修斯成为男一号,安切洛蒂凭着这一年带领皇马获得欧冠、西甲双冠王的成就,压过阿隆索、德拉富恩特等一众候选。此前《法国足球》评选的男足最佳教练奖,获奖者也是安帅,但由于皇马集体缺席,他未能亲自到场领奖,如今,这一遗憾终于得到弥补。
投票?只讲团结不讲原则
而作为历届FIFA最佳评选被吐槽最多的存在,本届评选的国家队主帅和队长投票,着实也经不起推敲。金球奖尘埃落定后,后知后觉的FIFA最佳显然只能算年末的余兴节目,纵然投票时间滞后且压减,投票人们其实也早已有了定数。在“最佳”和“最亲”之间,敢于直面内心的投票者是绝对少数,和稀泥随大流才是主旋律。先选同胞队友,再选年度最佳的主导思维下,不少投票其实只能算立场宣示。
譬如纳格尔斯曼、扎卡将维尔茨列在第一,但事实上,勒沃库森中场核心在金球评选中仅列第12,本次入选FIFA先生11人候选,更多是来“凑人头”。
梅西的三个位次选票,则保持了一贯的“雨露均沾”:第一位亚马尔是钦定的接班人,第二位姆巴佩是前俱乐部队友,第三位维尼修斯虽然来自敌对阵营,但既没有权重过高,又彰显了公平所在。
但更令人啼笑皆非的,当属法国和比利时队长票的弃权。此前,担任法国队队长的姆巴佩世预赛连续缺勤,最终法国队并未投出队长票,而德尚投出的第一是维尼修斯,第二才是姆巴佩,着实令人浮想联翩。而比利时的情况更尴尬,欧国联输给法国后激烈批评队友的德布劳内,同样连续缺席2期召唤,此次投票置身事外,也是一种示威?但无论如何,与其多几张无关痛痒、只关人情的“水票”,不投,也是一种态度。
孰优孰劣?
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孰优孰劣,是一个被长期讨论的话题。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金球奖更好,至于它好在哪里,比较常见的说法是——金球奖评委都是记者,他们更加客观公正,而世界足球先生的评委则包括主帅+队长+媒体+球迷,主帅和队长喜欢投人情票,至于球迷更是纯凭喜好投票,所以不如金球奖。
关于世界足球先生的一些“槽点”,我们必须要承认。可是另一方面,由记者们选出的金球奖得主,就一定更加公正权威吗?记者也是人,也各有各的主观判断。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背后是不同的文化风俗、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足球认知,谁敢说他们投票时的判断依据,一定比世界各地的主帅和队长们更具参考价值?
如果没有世界足球先生,最好的莱万恐怕永远拿不到“世界最佳”的称号。而在今年,威尼修斯和罗德里都配得上世界最佳,但金球奖的“戏剧程度”显然远胜世界足球先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外界对它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实在过去很多年里,这两大奖项都在不断优化,它们未来也一定会继续改进。关于二者之间孰优孰劣的话题,也会被继续讨论下去。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