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4 2024年12月20日
每周闲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冬之“美”

刘颖

初冬之“美”,在于发现,也在于感悟,有别样的观感。

今年立冬过后,一场温润的透雨悄然而至。家乡麦田里,初苗期的冬小麦得以享受天赐的雨润,一垄垄、一畦畦碧绿的麦苗,彰显越冬前的生机。清晨,晶莹的露珠附在嫩绿的麦苗叶片上,太阳升起时与明澈的阳光交相辉映,远远望去,成方连片的麦田就像铺展的绿色地毯,煞是壮观,惹人喜爱。初冬的田野如此绿意盎然,真是心旷神怡。

很喜欢初冬时的树叶。在寒风强劲吹拂中,尽管树冠上的叶子已所剩无几,但飘洒下来的五彩斑斓、形状不一的树叶,附贴在大地上,与树根相邻、相依,如此叶落归根。树叶林林总总的,在初冬有了各自的“着陆点”,而它们的最终归宿,经过人为作用,在农村,在田野,有了新的价值,或作为家畜的饲料,或用来沤积农用肥料,或者用于农家烧火做饭的燃料。

还喜欢欣赏初冬的芦苇,此时乡村河畔、渠岸、坑塘边的芦苇滩中,芦苇进入成熟期,虽然苇叶多数枯干了,但粗壮的苇秆亭亭而立。雪白的芦花随风摇曳,仿佛轻纱浮动,“飒飒”作响声中,如合奏着低柔舒缓的协奏曲,传递着悦耳的音律。芦苇也是财富,这是儿时就已经形成的一种认识,天然低碳的原材料,是芦苇的实用优势。

初冬时节,更留心关注家乡处于生长“冲刺”阶段的大白菜。虽然寒意渐浓,昼夜温差加大,可菜农还是想着让大白菜在地里多“呆”几天,在趋于成熟的最后阶段享受初冬中午前后的“暖阳”,这不仅可以使菜心包得更实,整体长得更壮,并且有利于收获后的冬储。乡亲们可谓煞费苦心。而此时长在地里的大白菜最好看,也最耐看,高高的个头、胖胖的体形,用手按下去,实实在在。怎能不惹人喜爱?“百菜不如白菜”的认知在心中又变得深刻起来。

初冬之“美”,是最为厚重的季节之美。抗御初冬之寒,不失时机生长的麦苗、芦苇和大白菜,则成为一道道引人瞩目的风景。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