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2版)
“每月一题”,效果如何——
解“题”的渠道不断拓宽
“每月一题”归根结底是为了多路径、更高效地夯实基层基础、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大事,不好办,那就创新工作机制,疏通一个个堵点难点。
翻开夯实基层基础“每月一题”工作计划安排表,可以清楚看到,西宁市重点围绕强化基础保障、优化服务平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推进基层减负、完善权责清单、优化基层治理、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质效、提升服务质效、强化统筹能力、破除乡村发展瓶颈等10个主题,以“每月一题”形式提请市委常委会研究推进,每月专题研究1至2项基层基础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问题一件一件解决,影响基层基础的问题一项一项销号,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据介绍,我市坚持把基层群众热议点,作为“每月一题”会议必议点、决策关注点、改革着力点——紧紧围绕基础保障不足、基层干部关心关爱不够、基层负担过重、基层治理有欠缺、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乡村发展还有瓶颈等方面的问题,采取市委常委会“每月一题”的方式,推动问题一件一件解决、一项一项销号,有效构建起了“发现—研究—解决”的闭环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已召开“每月一题”会议15次,研究了社区分类管理及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差异化分配、试行进一步推动农村社区党组织在发现问题中扛牢责任发挥作用的十条措施、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20个重点工作,持续推动政策惠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每月一题”正是在站稳人民立场上扛牢责任、真抓实干。当越来越有力的举措落下去,越来越扎实的脚步走下去,基层基础一定会越来越牢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能真切地提升上来。(记者 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