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12 2025年1月7日
热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秘汽修店与“黄牛”的那些套路

“十辆车九辆半都过不去”“收音机故障也过不了车检”“能找黄牛找黄牛,450元包过”……前段时间,“史上最严车检”引发热议。没过多久,央视播出《真相来了:网传2024年车检为“史上最严”系谣言》节目,对“OBD检测不合格一定要去M站维修?”等说法进行了辟谣。节目播出后,话题“史上最严车检来了?不实”成为网络热搜。部分网友批评一些自媒体造谣生事,扰乱公众视听。针对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吹嘘“史上最严车检” 鼓动记者找“黄牛”

关于“史上最严车检”的话题,记者在四川成都市一家机动车检测场外,从车辆年检代办人员那里,听到了类似说法——“今年严得很”“尾气检测很严,外面有修理厂,我可以给你找人,也不一定能过”。

在河南郑州市的一些小汽修店里,也有类似言论。郑州某小汽修店维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严了,好多“OBD”检测不过。在郑州一家名为“军翔汽修一站式”服务店,维修人员的说法更为夸张,“现在‘OBD’审车都过不了,十辆车有九辆半都过不去,绝对有故障,新车出厂都有故障。”维修人员如此说道。看到记者将信将疑,这名维修人员还拿来了一个所谓的“OBD”检测仪,对记者所开的小轿车进行了检查。经过这名维修人员的检查,记者所开的小轿车一共出现了5个故障码。随后这名维修人员就开始鼓动记者找“黄牛”帮助上线验车。

汽修小店判定“不过”车辆 “OBD”检测其实合格

记者了解到,在郑州市一辆机动车的尾气检测只需要花费260元,但“黄牛”却开价450元包过。那么,小汽修厂给记者的车做的究竟是什么检查?记者的车能否通过车检呢?

开着这辆已被维修人员判定“根本过不了车检”的小轿车,记者来到郑州市一家机动车检测场上线检测。一个小时后,记者被告知,车检通过了。为慎重起见,记者又来到另一家机动车检测场,邀请检测人员对这辆车再一次进行“OBD”检查,同样显示全都合格。

机动车检测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OBD”正常就是检测车辆催化器、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的加热器和废气再循环等,有超过两项的话,上面会打钩。现在显示都是合格的。“OBD”即车载诊断系统,是安装在车辆上的一套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排放系统是否超标。为提高尾气排放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生态环境部从2019年开始,要求在机动车年检中增加对“OBD”的检测要求,“OBD”检测不合格,车主可以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然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尾气排放检测程序。

个别汽修店所谓“OBD”检测实为偷换概念

记者在两家机动车检测场验车,“OBD”显示完全合格,那么之前在路边小汽修店的那个检测,又是怎么一回事?

机动车检测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汽修店进行的检测,实际上是对车辆所有仪器设备的扫描检测,主要是用在汽车的维修保养上面。但机动车检测场所进行的“OBD”检测,只测与尾气排放相关的系统,并不需要这样的全检测。检测人员随后请来附近修理厂的工作人员,用一台与小汽修店一样的仪器,对记者所开车辆进行检测,果然显示出上面有5个故障码。汽车修理厂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对于汽车尾气检测没有影响,因为还没有达到亮故障灯的条件。

看来网上曾经流传出“收音机、空调等不正常也过不了车检”的谣言,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机动车检测场根本就不会检测与尾气排放无关的收音机、空调等。这样的谣言,纯粹就是忽悠车主,人为制造车检焦虑。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吴东风认为,是有人在故意扰乱这个市场,一些“黄牛”为了从中渔利,就误导消费者、车主,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和方法,与检测站个别人形成了一种利益链条。虚假检测、不实检测,而且这个钱非常好挣,非常容易。

“OBD”检测不合格 并不强制去“M”站维修

为了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在用车实行“I/M”管理制度。I,指的是英文“检测”的缩写;M,指的是英文“维修”的缩写。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尾气排放问题,在检测I站又增加了对“OBD”的检测。“OBD”检测不合格,要去指定“M”站维修,是不是真的呢?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吴东风解释说,“OBD”检测能够实时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相关系统的工作状况,车的发动机、尾气催化处理装置、氧传感器,车上很多传感器,都跟尾气排放相关。如果这些部件出现故障或者出现问题,“OBD”就能及时显示出来,就会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问题,也便于车主掌握车辆的状况,便于修车。所以增加“OBD”检测,就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路径方法,也是一种监督的方式,只有消除“OBD”上的故障码,才能进入下一步尾气检测,使尾气检测更加真实可靠。

吴东风指出,“I/M”管理制度中的强制修理,是针对尾气检测不合格的车辆。作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中的前置条件,“OBD”检测出现了故障码,车主只要考虑能够消除故障码即可,去哪儿不去哪儿和如何消除?国家并没有强制规定。“只要到具备修理能力的修理厂,看看这故障码什么问题,如果存在问题,修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很可能是上次修理没有消除故障码,残留的故障信息,不影响车辆使用,到修理厂用解码器消码就行。在行车当中遇到电磁干扰、车辆颠簸或其他问题引起接触不良,也会产生故障码。还有就是油有问题,换油以后,跑一段时间故障码自然会消失,也不需要去M站维修了。”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在给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所带来的尾气排放污染,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对在用车实行“I/M”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黄牛”等的不实言行、个别M站的违规操作,引发了网友的广泛热议和质疑。如何各负其责,加强监管,使这项制度更好落地,维护广大车主的利益是各地需要努力的方向,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本报综合消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