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福利,小区居民“唱主角”、改造内容齐商量、群众参与全程监督等,一系列从居民需求出发的好点子,收获的不止焕新的居住环境,更是让这份惠民工程温暖了更多群众的心。
随着2024年西宁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进入收尾阶段,156个小区、22328套住房实现年内全面开工,形成“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方案共审、效果共评”的建设新模式,为改造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也讲述了一个个西宁老旧小区改造的生动故事。
小区改得好居民幸福感强
2024年底,记者走进城西区惠安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平坦干净的路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科学布点的监控设备,重新粉刷焕然一新的楼栋……一个老旧小区在破“旧”立“新”中蝶变,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感受到温暖的同时总是禁不住夸一夸自己的“新家园”。
“老旧小区的改造让许多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是一件真正惠及群众的实事、好事!”从2022年到2024年,近两年来,惠安小区通过基础改造、综合改造,彻底“翻修”后令居住在这个小区的居民欣喜不已。“从楼顶的防水到地下的管道,从墙体的粉刷修复到基础设施的配备更新,小区改造涉及了方方面面、里里外外,一次性解决了老旧小区的很多难题。现在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家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升。”看着眼前的变化,小区居民陈明感慨道。
跟随陈明走进屋中,扑面而来的暖意驱走了冬日的寒冷。整齐的家居摆设,令记者眼前一亮。作为在这里居住了十几年的业主,陈明很有发言权。小区没改造之前,暖气管道总有跑冒滴漏,楼房旧、院子乱,如今住上这全新的院子是陈明最开心的事情。
随着国家和我省关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等一系列好政策的实施,西宁市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着力补齐配套设施短板,着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着力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将“谋划好、设计好、统筹好、回应好”的理念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和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随着一个个人居环境秩序有序、文明和谐的小区脱颖而出,全面提高老旧小区改造的改造标准、拓展改造深度、创新改造模式。2024年实施改造的156个小区、22328套住房全面开工。
“群众监理”发挥民主意识
谈及老旧小区改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城西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创新提出的“群众监理”机制,破解了老旧小区改造监管难的问题。交通巷9号院是2023年、2024年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基础改造和综合改造,如今小区已基本完成全部改造内容,待冬季停工期结束后,对小区的硬化、绿化等做收尾工作,该小区将以全新面貌呈现给居民。
“2024年我们在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积极创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社会监督机制,推行‘群众监理’工作制度,提升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打造群众放心工程。”城西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群众监理”即在实施小区改造过程中,通过公开聘请的方式,邀请小区业主代表、社区工作人员、施工方代表、监理方代表等群体成立监理小组,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质量监督、决策商定、效果测评等改造施工及竣工全过程。通过实施“群众监理”制度,强化群众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让群众当“主角”,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也让群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监督者”。“‘群众监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接下来我们将在2024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59个老旧小区继续推行‘群众监理’机制,对标群众需求,搭建沟通议事平台,让‘群众监理’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力争让小区改造改到居民心坎上。”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 张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