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施翔)近年来,城东区委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引导群众杜绝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摒弃婚丧陋习,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新风尚。
“移”出新风尚
城东区委宣传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增强群众移风易俗、除旧树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减轻群众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使群众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逐渐发生改变。林家崖街道路家庄村利用宣传栏、LED屏等,大力宣传有关婚丧改革的法律法规,在村民教室内,将移风易俗作为必讲内容,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的积极意义,引导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韵家口镇中庄村发动老党员等力量,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移风易俗政策,结合身边事例和自身看法感受,耐心给群众讲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意义,让大家“听得明白”“记得牢固”;八一路街道博雅南路社区创新“积分制+移风易俗”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今年以来,辖区群众利用学雷锋纪念日、“我们的节日”等契机,围绕理论政策宣传、帮扶救助、敬老慰老、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等方面,广泛开展惠民、为民、乐民的各项服务35场次,覆盖5000余人次。各村(社区)量体裁衣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也在一点一滴中推动文明新风尚的种子播撒到东区千家万户。
“约”出新风气
城东区委宣传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教育服务群众为导向,印发《城东区建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实施方案》《城东区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导各村(社区)根据相关要求细化村规民约,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等移风易俗相关工作指导。先行打造朱家庄、团结村为城东区第一批移风易俗示范村,大抓阵地建设,在功能定位、制度建设、阵地打造、活动开展、品牌创建等方面积极探索,将党群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先行”模式,将移风易俗纳入党员教育重要内容,以集中宣讲、入户走访、微信推介等方式,“面对面”“点对点”地开展好人好事宣讲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教育引导群众树新风、改陋习,让多彩的移风易俗宣传走进村民家、浸润村民心;韵家口镇中庄村反躬寻觅乡土的根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8+N”志愿服务队。文艺志愿队把移风易俗融入理论宣讲、文艺巡演等活动中,以“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社火表演、文艺汇演、厨艺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农村“老年之家”“农村书屋”等阵地,以富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方法举措,使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
“引”领新生活
城东区委宣传部坚持以活动引领、典型引领等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工作思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加强对各村“红白理事会”的指导和管理,持续完善工作章程和婚丧事宜简办标准,通过定规矩、立良俗,进一步摒陋习、扶正气。今年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中心(所、站)、农村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组织学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的移风易俗宣讲活动16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册,受益人数超过3万人次。在“和谐东区”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城东区“新风十条”原创移风易俗漫画》等宣传文章及视频156篇(次),浏览量18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