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凭借产业发展和品牌战略的实施,成功将黑藏羊打造成了当地畜牧业的标志性产品。
在贵南县塔秀乡达隆村,羊毛加工厂的机器正在轰鸣运转。工人们正忙着将加工好的网套按照顾客需求进行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据黑藏羊毛加工厂负责人英巴介绍,2020年依托当地黑藏羊的品牌影响力,贵南县成立了黑藏羊毛加工厂。如今,该厂已成功探索出一条加工销售黑藏羊毛系列产品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黑藏羊毛被等产品因其重量轻、保暖性强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销量持续攀升。此外,羊毛垫、枕巾、围巾、拖鞋等黑藏羊毛制品的销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西宁市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各式各样的毯子琳琅满目。公司董事长薛婷表示,公司的产品已经从最初的手工编织藏毯扩展到了机织地毯、手工枪刺地毯、荧光毯等多种品类,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目前公司60%至70%的地毯用于出口,部分产品甚至进入了高端酒店市场。
青海是全国最大的牦牛产区,存栏牦牛数量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38%。在大通县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给小牛犊喂奶,而技术人员则在电脑前分析牦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技术人员介绍称,繁育中心将人工喂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了牦牛养殖管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大通县的牦牛产业链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该县大力发展大通牦牛产业,形成了集种畜繁育、种畜推广、人工繁育、规模养殖于一体的繁育推广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大通牦牛种公牛近3万头,改良后代达180余万头。值得一提的是,“大通牦牛”不仅入选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从产品到产业再到品牌,一批批“青字号”产品正走出青海,“净土青海 高原臻品”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自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以来,已围绕提质、稳量、补链、扩输路径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青海已创建有机农产品(牦牛、藏羊)全国基地5个,有机草原监测面积突破3亿亩,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达到1200个,青海已累计向省外输出各类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价值超过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