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绿色算力产业的发展中,始终注重创新驱动,不断推进算电协同、招商引资、数据援青等工作,产业生态日益优化。
在算电协同方面,青海对标国家批复要求,起草了《推进绿色算电协同发展工作方案》,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清洁能源保障、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细化了重点任务举措。同时,青海还组建了绿色算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绿色算力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纳入“揭榜挂帅”“帅才科学家负责制”等试点范围,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为打造算电协同青海样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招商引资方面,青海联合成立了省级绿色算力产业招商工作专班,积极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青海成功吸引了阿里、百度、京东、金山、360、科大讯飞、寒武纪等头部企业的落户。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为青海的绿色算力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提升了青海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
截至2024年底,青海已建在建标准机架规模达9.3万架,是年初的2倍多;算力规模达8400PFlops,比年初净增8000PFlops。预计2025年,青海的绿色算力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在数据援青方面,青海积极发挥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机制作用,争取中央部委、兄弟省市的广泛支持。青海(北京)科技创新基地暨青海(北京)绿色算力创新基地的挂牌运行,更是为青海的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青海还从算力、模型到应用,从数据标注、呼叫客服到存储灾备等方面推动业态多元拓展。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网络互联能力的全面提升,“1-5-20”高质量传输体系的构建,每万人5G基站数的快速增长,都为青海的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