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5年1月19日
聚焦全省两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好水文章 打好生态牌

在刚刚建成通水的青海省首座装配式污水处理厂,从市区内收集的污水经过粗格栅、细格栅、生物池等一道道工序,变得清亮起来。

西宁市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装配式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可达10万吨,对提高西宁市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有效改善湟水河(西宁段)水域环境起到积极作用。这是我市主动扛牢生态文明高地上的中心城市护水治水责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坚持“四水四定”策略,系统谋划“一城两环四网”高原生态水城布局,全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现全覆盖,万元GDP用水量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21.4%和42.7%,在青藏高原率先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并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开展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等专项行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7.13平方公里。深入推进水生物多样性保护,投放花斑裸鲤鱼苗,成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构建了“分布均衡、功能完备、结构稳定”的林草湿生态系统。实施重点水系精细化管理及水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工程,北川河治理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深化水污染综合防治,自2017年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开展多项专项整治,清除河道垃圾及固体废弃物16万吨。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省率先建成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一张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至62.75万吨/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