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顺凯 通讯员 市民宗委)西宁市探索构建“福园石榴籽+N”工作体系,引领推动社区治理、民族团结、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其中大通县福园社区,已逐步实现辖区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加快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环境。
“福园石榴籽+多元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精神上互嵌。以“我们的节日”“创建日”“宣传月”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多元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各族群众体验多民族文化习俗,通过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过一个节,搭建文化交融的桥梁纽带,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打造多元文化和中华文化符号宣传栏,促进文化浸润,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共建幸福家园的责任感,营造包容和谐、多彩福园的良好氛围。
“福园石榴籽+邻里和谐互助”,在守望相助情感上互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造“牡丹党韵园”党建微阵地,组织辖区党员成立“信念之声”志愿者宣讲队,定期开展红色教育和文化宣传,夯实互嵌式社区建设组织基础。以“楼院讲堂”“红色物业”为载体,开展“奉献新时代·党员志愿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暑期爱心托管班服务、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等便民活动,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需求,营造“邻里如一家,石榴籽家园显温情”的浓厚氛围。
“福园石榴籽+共建美好家园”,在融合发展理念上互嵌。积极组织驻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建设,形成共识。广泛动员辖区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参与社区“暖冬课堂”“公益集市”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鼓励各族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