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5年1月19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量增长164.4%!我省2025年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完成
图片由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为贯彻落实好2025年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及时、准确掌握我省越冬水鸟种类数量、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省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提前安排部署,按照《青海省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方案》要求,组织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祁连山国家公园保障中心及全省3个市州9个县(区)27名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技术骨干,于2025年1月5日至15日对全省26个水鸟分布区域开展了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

“这次我们的监测工作历时十天,今年较2024年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还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发现黑颈鹤在我省越冬,没有迁往云贵高原和西藏雅鲁藏布江区域越冬。”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张毓告诉记者。

监测工作历时十天,从海北州到海西州,从海南州到海东市,监测里程3087公里,共监测到越冬水鸟6目10科42种57298只,较2024年同期监测的越冬水鸟6目9科38种21675只的结果相比,数量增长了164.4%。其中种类方面:雁形目种类最多1科22种、占总种数的52.38%,其次是鸻形目4科10种、占23.81%,最少的是鲣鸟目1科1种、占2.38%。种群数量以雁形目鸭科为主,居前五的分别是赤嘴潜鸭30897只、赤麻鸭17708只、绿头鸭2109只、大天鹅1242只、鹊鸭1081只,其他水鸟4261只。此次共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4只、白尾海雕24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8种,分别是大天鹅、疣鼻天鹅、斑头秋沙鸭、白额雁、鸿雁、灰鹤、黑颈䴙䴘、鹮嘴鹬,数量1784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灰鹤等鸟类在我省越冬,还监测到红胸秋沙鸭、普通燕鸥、西秧鸡、流苏鹬、鸿雁等越冬水鸟新纪录。同时,在海东市循化县黄河流域再次记录到蒙古国乌布苏省环志的大天鹅1T83,这已经是我省连续14年监测到该只大天鹅在我省黄河流域越冬的身影。我们给30只大天鹅佩戴了定位跟踪器,通过监测已全面掌握了在我省越冬的大天鹅主要是来自蒙古国、新疆巴音河流域的繁殖种群。

我省作为重要候鸟迁徙通道,在全国4条候鸟迁飞通道中主要涉及东亚—澳大利西亚、中亚两条候鸟迁徙路线。开展青海省越冬水鸟同步监测是系统构建全国鸟类迁徙路线监测评估体系的重要支撑。2025年越冬水鸟监测工作的顺利完成,进一步提升了基层野生动物保护人员调查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为科学评估我省越冬水鸟保护成效提供了连续的数据支撑,也为推进全省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