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顺凯)在省法院工作报告中,省法院院长张泽军提到,“牢固树立‘换位思考’的理念和‘如我在诉’的意识,审结涉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各类民事案件77112件,办好‘小案子’守护‘大民生’。”
依法保护青海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审结环境资源案件864件。依法妥善审理涉木里矿区系列案相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司法确认案件15件,实际履行或执行到位17.93亿元,统筹用于木里矿区综合整治,祁连山南麓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创新多元化修复性司法举措,西宁市城西区法院首次运用认购碳汇方式审理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对传统修复升级为科学化修复进行有益探索。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格尔木市法院判处潜逃二十余年、参与非法猎杀745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被告人马某某有期徒刑十四年,维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切实提升环境资源审判能力,哇某某等盗掘古墓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胡某某诉某旅游公司旅游合同纠纷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旅游纠纷典型案例。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牢固树立“换位思考”的理念和“如我在诉”的意识,审结涉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各类民事案件77112件,办好“小案子”、守护“大民生”。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审结涉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纠纷等案件14217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79份,维护家庭和谐幸福。依法审结人身损害、医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等案件2996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利。审结侵犯公民名誉、荣誉、肖像和隐私权等案件721件;门源县法院依法判处通过快手App直播平台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被告人祁某某拘役三个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人格尊严。审结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案件7978件,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审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1620件,维护平等友好的物业与业主关系。依法发放司法救助金416.15万元,缓、减、免诉讼费2919.3万元,尽可能降低困难群众诉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