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5年1月21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州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海北州: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1月19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代省长罗东川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海北州出席此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们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务实笃行、开拓进取的奋进力量。

海晏县:在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担当

省人大代表、海北州海晏县委书记斗拉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使命情怀,以“稳”的定力坚定信心、以“进”的目标实干争先、以“改”的思维突破前行,令人备受鼓舞、倍增干劲。

投身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海晏县必须解放思想、争先进位,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转型提质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进展。一是推进生态持续向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深化湟水河保护联盟,全力实施“三北”六期工程和国土绿化项目。二是推进产业持续向新,争取红河湾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工业园区,推动克图“沙戈荒”地区光伏产业落地,做活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开展一系列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推进“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河清海晏、红色圣地”知名度。三是推进民生持续向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社会保障措施,促进西海镇和三角城镇融合发展,加大老旧街区、地下管网、市政设施更新改造,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祁连县:瞄准目标推动县域经济新发展

省人大代表,海北州祁连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梅尖参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突出实与细、阐述问题强调精与准、谋划思路注重新与远,是一个聚民心、显决心、提信心的好报告。

祁连县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报告精神,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坚持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培育核心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首先,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重点,紧紧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全力推进“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和“产业示范村”建设,不断提升“祁连山下好牧场”区域公共品牌效应。其次,以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推进采煤沉陷区光伏、风电产业规模化开发,推动多能互补、草光互补、抽水蓄能等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拓宽生态价值转化渠道。以新质生产力探索发展低空经济、首发经济,谋划发展空中游览、飞行体验、航拍巡检等低空项目打造最美航线。第三,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契机,深挖红色文化及冬春季旅游资源,加快打造冰沟红色文化生态徒步、青阳沟生态康养等精品徒步登高路线,高质量举办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冬季冰雪运动等重大特色文体旅游活动,为全省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作出“祁连贡献”。

刚察县:做好“三篇”文章书写实践新答卷

省人大代表,海北州刚察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张启峰表示,听完报告总体感觉备受鼓舞、倍增干劲、倍添信心,更加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25年,刚察县将充分运用和释放政策红利和改革动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把生态作为最大责任,做好“绿”的文章。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扎实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以赴守护好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南麓生态净土。二是把生态作为最大潜力,做好“强”的文章。持续深化农牧业“五化”改革,提档升级“九个一”配套工程,着力构建农牧业县乡村联动、产加销一体化高效农牧产业体系,走出农牧业转型发展的刚察路径。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加速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全面建设“景美、人美、情美”的生态文旅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清洁能源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三是把生态作为最大价值,做好“富”的文章。立足资源禀赋,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着力促进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刚察路径,让群众吃上生态饭,搭上致富车。

(记者 张国静)

海东市:鼓足干劲启新程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随着全省两会的胜利召开,各市州区县今年的发展规划逐渐清晰,发展重点逐步明朗。作为全省重要的菜篮子、粮袋子,今年,海东市将如何按照省两会精神的指引谋发展吸引了众多关注,对此,1月20日,记者采访了来自海东市的省人大代表,他们纷纷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高举旗帜、切中时脉,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据翔实、语言精炼,实事求是,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既总揽全局、又突出重点,彰显了省政府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冲锋在前,奋力展现开局之年新气象的坚定决心。”省人大代表、海东市平安区委书记王雯说。

平安区是中国十大富硒之乡,有着“硒都”的美誉。王雯表示,2025年,平安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以“四地”建设为引领,突出抓好以“富硒”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和以打造“古驿平安”为品牌的特色文旅产业,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目标,巩固和完成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抓好全域国土绿化。充分发挥平安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对接融入“兰西城市群”“西宁—海东都市圈”等重大战略,加强谋划,积极作为,围绕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力求在招商合作的领域、层次、主体各方面实现新突破。

作为海东市首府,乐都区的发展在海东市各项事业规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海东各族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事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重要安排,高度契合国家战略,深度切合乐都发展实际。乐都地处河湟谷地、是青海东部农业主产区之一,同时也处于青甘两省省会连接通道的核心腹地、是‘兰西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将坚持把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主线任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人口、产业、公共服务、城镇、生态保护’五位一体推进,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产业发展匹配度和宜业宜居舒适度,为海东奋力争先、勇挑大梁,发挥好核心区支撑作用。”省人大代表、海东市乐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付强说。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培育发展以碳汇、数据标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的新质生产力,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让高品质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省人大代表、海东市互助县委书记、县长王国栋表示,互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过的地方,做好互助县各项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今年,互助县将在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集散地,扩大“供港蔬菜”“北菜南运”输出规模,培育壮大互助家政、森林康养等服务消费业态,持续深化“农体文旅商”五业融合,全力构建具有互助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

同样来自海东市的省人大代表才旦吉表示,作为教师代表,他特别关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内容。“报告指出要实施教育强省战略,谋划了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关键之策,提出要弘扬教育家精神,西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之力厚植人们幸福之本。”才旦吉说,下一步的工作中,他将按照省两会精神指引,进一步增强教育自信,立足岗位、奋发作为,认真履职,实实在在地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把老百姓是否满意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全力以赴把省两会中的教育的施工图变成实景图,用实际行动做好2025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记者 李晓娟)

果洛州:向着新目标 奋楫再出发

1月20日,果洛州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聚焦民生、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各领域工作,为家乡发展与全省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求真务实,既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工作的成就,又为2025年发展明确了清晰明了且极具前瞻性的工作目标,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指引与有力支撑。

省人大代表、玛沁县委副书记、县长靳才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玛沁县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定不移走兴业富民强县之路,以更宽的眼界、更新的思路来谋划和推动工作,拿出足够的锐气、胆识和担当,跳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敢于冲破程式化的固有思维,从上级政策中找准方向、从外地经验中挖掘亮点、从人民实践中获得启迪,在“没有先例”的方面力争率先做出成功案例,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力争做得更快更好。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壮大能源产业、培育文旅产业,积极构建串珠成链、向新而行的产业发展格局,多途径开辟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产业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潜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全力以赴做好收官之责、谋好开局之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玛沁建设新篇章。

省人大代表、甘德县委副书记、县长汪生栋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是抓好今年甘德县政府工作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必须抢抓机遇,实干担当,着力做好“六个聚焦”。聚焦扛牢生态安全政治责任,主动承担好守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坚持山水林湖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扩大绿色版图和生态涵养能力。聚焦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壮大以牦牛藏羊、特色种养、优质牧草等为主导的“当家产业”规模,积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县城为中心载体、以中央预算内投资为驱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补充,全面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聚焦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实绩,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预警监测和救助帮扶,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高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县级财政民生领域支出的优先序列,解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成果,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增进“五个认同”,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营造万众一心的社会环境。

省人大代表、久治县委副书记、县长卓玛当周说:“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动员全县上下锚定争先进位的目标导向,继续以超常的胆识、超常的理念真抓实干,加力推动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在久治落地生根,努力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久治力量。重点在做大做强生态产业上持续发力。对标报告‘支持青南地区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目标,充分利用我县‘既绿又特’的资源禀赋,全力加快久治县千头牦牛智慧牧场及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进度,稳步推进全县传统畜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依托生态产业重点项目以及龙头企业,持续加强牦牛主导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建设,全力打造具有久治特色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力争绿色有机生态产品供给实现新的突破。”

(记者 悠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