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5年1月22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行青海省分行:
坚守金融为民初心 履行大行责任担当

本报记者 文月婷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称中行青海省分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用心用情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行的责任与担当。从金融知识的普及到金融业务的拓展,从绿色金融的实践到普惠金融的深耕,中行青海省分行不断推动金融服务升级,为高原大地注入金融活水。人民群众的关切点,就是金融服务的着力点,中行青海省分行聚焦客户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金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金融为民

深耕消保工作

“中行消保,四季相伴,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全年无休、四季不息的坚守。”中行青海省分行在教育宣传工作中重点加强为民办实事、防范电信诈骗、推进行业诚信建设、老年人关心关爱等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提升消费者金融知识素养。从春日的“金融牵手共志愿雷锋精神永传承”,到夏日的“助力高考,暖心消保”“粽享安康,金融知识街头随机采访”,从秋季的“湖畔消保话重阳”,再到冬季的“金融为民守初心 消保知识进乡村”等,一次次精心策划,一系列教育宣传,力求将金融知识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

在青藏高原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中行青海省分行深入农村、牧区,用少数民族语言,搭建起了一座座金融宣传的桥梁,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感受到金融的温度;走进校园、商户、社区等,为“一老一小”量身定制金融课程,用生动有趣的讲解,让金融知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也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不掉队”,学会安全使用金融工具;依托电视台、电台、电子媒体、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线上渠道,扩大教育宣传群体……2024年中行青海省分行14个消保职能部门、13家分支机构、48家网点、1200余人次参与到金融知识教育宣传中来,累计开展活动2059次,受众人群达到390万余人次。

强化业务

体现大行担当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近年来,中行青海省分行聚焦绿色、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推动青海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绿色金融中,坚决响应并执行国家绿色信贷导向,积极倾斜资源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领域,对“两高”(高污染、高消耗)企业信贷投放严格把关。截至2024年底,中行青海省分行累计发放绿色贷款超130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近290亿元,增速近20%。另外,该行积极运用“两项工具”,精准赋能关键发展领域,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工具,建立了绿色信贷项目专项审批通道,加大清洁能源行业、节能环保产业及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资金支持力度。自碳减排政策实施以来,该行累计投放碳减排贷款近100亿元,累计减少碳排放近350万吨,为青海省实现“3060”“双碳”目标积极贡献力量。

在消费金融方面,围绕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主线任务,全力支持居民置业安家、消费和换新需求,实施了一系列推动业务发展措施。截至2024年底,消费类贷款余额近120亿元,余额市场份额超25%。

在普惠金融领域,中行青海省分行连续三年荣获小微企业监管服务评价结果“一级”。截至2024年底,“两增两控”口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40亿元,增速超30%。在此期间,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首贷户、续贷及普惠信用贷款业务结构得到优化,2024年建成36家普惠金融特色支行,有效延伸普惠金融业务触角,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快,普惠金融线上融资业务余额突破20亿元。

中行青海省分行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全力支持涉农领域业务发展,截至2024年底,涉农贷款余额近75亿元,涉农贷款增速超20%,国家重点帮扶县贷款增速近17%,均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玉树州支行实现开业,服务空白县域持续缩小;聚焦牦牛、藏羊及红枸杞等特色产业投产4个“益农快贷”线上场景,金额近120万元;积极拓展林权质押业务,年内实现400万元林权质押贷款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金融活力。

优化服务

便利支付渠道

在积极助力提升支付便利上,中行青海省分行致力于为群众打造一个高效便捷的支付环境,通过不断优化线上线下支付渠道,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支付需求。

2024年,中行青海省分行在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成功落地了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投放省内首台外币自助兑换机,将支付服务端口前移至外籍人员的“来青第一站”。在其辖属网点附近的20余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均配备了外币兑换双语指引牌标语,为入住酒店的外籍人士指明就近的外币兑换网点。在全省范围内新增5家酒店外币代兑点,为外籍人士提供便捷的外币兑换服务。该行力行多措并举,在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持续发力。

同时,对于线下支付渠道,中行青海省分行也关注到位。当前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愈发便利,现金找零成为了银发群体及出租车行业的难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行青海省分行通过“零钱包”让现金服务零距离。2024年4月,该行在全辖区内推广上线多种规格的“零钱包”,内配10元、5元、1元、5角四种面额的零钞。同时,开通“零钱包”兑换绿色通道、专属窗口,辖属网点覆盖面100%。2024年5月,该行又组织了出租车行业“零钱包”集中兑换活动,解决出租车司机朋友们找零难的问题。除此之外,“零钱包”推广后,该行持续向商超、医院、餐饮、住宿等多个行业提供小面额现金兑换服务,进一步畅通了现金支付通道。

创新服务 增进民生福祉

为服务民生需求,增进民生福祉,近年来,中行青海省分行聚焦“惠民生”方面持续发力,以一系列金融政策与措施,为促进主场市场活跃提供了金融保障。2023年1月6日,成功落地省内首笔“带押过户”模式个人二手住房贷款业务;2023年11月29日,实现了省内首笔跨行模式“带押过户”个人二手住房贷款投放;2024年7月24日,实现省内首笔“带押过户”模式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投放;2024年11月1日,实现首笔存量房贷常态化调整成功落地……从“带押过户”二手房住房贷款到“带押过户”住房公积金贷款,从本行内“带押过户”模式到落地实现跨行模式,中行青海省分行在推动房产“带押过户”模式贷款服务中持续改革,在住房贷款降本增率方面解决了诸多难题,对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提升房屋交易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行青海省分行始终坚守服务地方经济、助力民生改善的使命,不断探索创新,为青海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积极响应“稳楼市”政策,为9个“保交楼”项目投放109笔住房贷款,金额达5100万元。率先在同业落地常态化房贷利率和定价周期调整申请通道,平稳推进政策实施。与西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达成增量灵活就业群体“公转商”贴息贷款合作,并于2024年8月7日成功投放首笔业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行青海省分行将持续优化服务,创新改革,勠力当好金融“实干家”“行动派”“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