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5年1月22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类施治,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本报讯(实习记者 文月婷)为了以更高标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西宁市始终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西宁市在大气治理方面精准施策、靶向治理。通过“减煤、控车、抑尘、治企”协同发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探索秸秆焚烧人防+技防的智能化监管模式,深入推进煤烟型污染防治。健全完善空气质量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推进西宁—海东一体化大气联防联控,不断提升区域大气治理水平。稳步推进清洁能源有效替代,积极争取水泥、焦化、钢铁等行业技改资金1.2亿元,推动百河铝业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淘汰745辆老旧柴油货车、更新430辆CNG新能源公交车、煤改气5460户、改造288蒸吨低氮锅炉,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3年达到92%以上。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西宁市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要素系统治理。对湟水河进行了全面的体检监测、专项检查和常态化涉水企业驻场督导、夜查巡河。通过完成湟水重点水系水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建设工程,创新入河排口“一图一表一账”精细化治理模式,实现了入河排口的精准治理。目前,全市13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湟水河水环境系统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此外,西宁市协同发力,筑牢生态屏障,注重土壤安全管控和无废城市深化联动推进,通过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成了25条国家监管水体治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稳定达到100%、农村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100%。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西宁市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并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成果,规范有害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建成了454个“无废细胞”,有效降低了生态安全风险。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