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打造20个以上市级“石榴籽家园”。
近年来,西宁市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以建设“石榴籽家园”为抓手,把社区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主阵地,延伸创建触角,开展评选活动。
截至目前,西宁累计打造67家市级和167家县区级社区“石榴籽家园”,真正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记者连线两会上的市人大代表得知,2025年,西宁市将继续打造20个以上市级“石榴籽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当好每一个石榴籽,着力推动石榴籽家园品牌向更广领域延伸、更大范围覆盖。
“去年,西宁市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构建‘互嵌共融’品牌,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阵地,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构建熟人社区,扩大‘社区石榴籽家园’影响力;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共富’行动、‘红石榴行动’等,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市人大代表、市民宗委副主任马海臻介绍道。
他说,2025年,西宁市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文亭巷社区时作出的“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发扬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好传统,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全会和两会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坚定信心、实干争先,把“社区石榴籽家园”作为新时代西宁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鼓励社区结合各自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民族团结、调解利益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堡垒作用,创新“石榴籽+社工服务”“石榴籽+人民调解”等工作模式,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生工作、基层治理贯通融合起来,强化社区服务效能,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石榴籽家园”全方位延伸、全领域全覆盖,全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城东区八一路街道办事处学院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服务各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实践“五心同向”工作法,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用“家”的理念服务社区各族群众,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去年被命名为市级“石榴籽家园”。
市人大代表、学院社区党委书记沙莉娜告诉记者,今年学院社区将继续常态化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选派党性强,业务精,能力强同志主抓此项工作,并做好后备人员储备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充分挖掘辖区资源,举行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推进“石榴籽家园”建设。同时,着力深化内涵、创新方法,让各族群众办事越来越“顺”、居住环境越来越“靓”、社会治安越来越“稳”,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徐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