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施翔)去年以来,市委金融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强化科学调度,加强分析研判,切实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和效率,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2.49%,金融运行保持增长态势,金融供给进一步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存款总量稳步上升。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15.33亿元,较年初增加163.12亿元,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从结构看,住户存款较年初增加261.52亿元,是全市存款增量的1.6倍;从产品看,住户定期存款是增长主力,同比增长13.94%,占住户存款增量的86%。
贷款总量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059.63亿元,较年初增加117.78亿元,同比增长1.98%。分部门看,随着全年促消费政策效应的释放,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回升,住户消费贷款增加67.82亿元,带动住户贷款同比增长9.17%;企事业单位贷款是主要的新增贷款主体,较年初增加29.11亿元。
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推动企业贷款利率下行。2024年1月至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0%,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分别下降0.2和0.47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重点行业和民生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增强。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余额157.67亿元,同比增长13.7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78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余额266.49亿元,同比增长11.1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1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5.37亿元,同比增长57.0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5.04个百分点,有效满足科创类企业资金需求。
普惠金融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87.9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为32.8%,涉农贷款余额825.52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为16.05%,有效支持了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普惠领域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房地产消费市场回暖向好。金融“新五条”政策有效落实,个人购房贷款余额512.73亿元,同比增长5.58%。
2025年,市委金融办将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西宁代表团联组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推动“勇争先”与“走在前作表率”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发挥经济“挑大梁”作用,实施“勇争先”新增信贷千亿目标行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