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5年2月11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宁算力产业
实现聚算聚产聚业聚人
市政府副秘书长 赵柯杰

“西宁为什么能在算力领域‘快速起跳’?一个关键在于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优势和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柯杰道出缘由。

在能源层面,青海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3%,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9%,均居全国第一。清洁能源大规模供给,不仅能保障数据中心对电力的巨大需求,还为算力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在气候层面,这里是“天然凉港”,夏季平均气温仅18.3℃,机房制冷成本更低,与其他地区相比,投资成本可降低20%,有效削减运营成本约30%。

在政策层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融入“东数西算”布局方案》《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优惠的政策举措,提供了全方位的要素保障。对企业而言,这既是“定心丸”,也是“加速器”。

西宁市积极构建绿色算力产业生态

“西宁市在积极构建绿色算力产业生态上,坚持规划、要素、人才、机制协同支撑,绿电、算力、服务、应用、场景一体推动,着力培育‘1+3+X’的绿色算力体系,实现聚算、聚产、聚业、聚人。”赵柯杰说。

绿电上,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建成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全面启动“零碳园区”建设,加快推进6兆瓦光储充智能微电网和新型储能基础设施建设。算力上,建成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等8个数据中心,推动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建设,建成标准机架10778架,算力规模达到5300P,构建“通算+智算+超算”的多元算力体系。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等项目点亮运行。服务上,建设联通绿色算力产业孵化器,引入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8家企业,加强与曙光科技、新华三等国产设备头部企业合作,组建全省首个绿色算力市域产教联合体,以合作对接、产教融合支撑构建产业生态。

同时,坚持高位抓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招商,编制形成产业链发展图谱+重点招商企业清单,建立9个招商专班对接企业100余家,谋划储备项目72个,计划投资超百亿元。坚持联动促招商,形成向青海省绿色算力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请教咨询机制,设立“西宁市绿色算力招商联盟”,落地签约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等17个项目,总投资达88.62亿元。

强化绿色算力企业就业服务

为强化绿色算力企业就业服务,西宁市通过开展精准摸排,动态掌握用工需求。充分发挥人社、大数据局等部门联动作用,掌握绿色算力企业用工需求、招工进度,以及企业用工信息,并积极开展政策宣传、用工保障、岗位推荐等针对性“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公共就业服务。

积极搭建平台,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各类线下专场招聘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更精准、更直接、更高效、更便捷的“双选”平台。

加强城市合作,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针对绿色算力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用工需求,充分发挥陕甘宁青中心城市联盟、兰西城市群、西宁海东都市圈及东西部协作等平台作用,主动对接兰州、西安、南京等高校资源丰富的城市,积极为企业搭建人才资源对接平台。

与此同时,聚焦集聚绿色算力人才这一目标,搭平台、建机制、聚合力,创建了全省首个绿色算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建立了300余人组成的专家人才库、组织召开“西宁高端算力人才交流合作大会”、签约算力产业生态合作等重点项目,通过政策落地,吸引了各方面人才投身西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记者 张弘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