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5年2月19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家”汇聚民族情 网格共筑同心圆
——聚焦西宁和合文化系列报道之四

走进城东区韵家口镇东兴社区二楼的石榴籽家园内,一场包饺子大赛正在进行。来自藏族、回族等7个民族的居民围成一圈,择菜洗菜、剁肉和馅、剥蒜摆盘,伴着阵阵欢声笑语,忙得不亦乐乎。“大伙一起动手、一起品尝,太有意义了。”拿起自己包的“元宝饺”,回族大姐马丽萍满脸喜悦。

“由于居民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我们在元宵猜灯谜、端午包粽子、中秋品月饼、藏历新年办锅庄舞大会等传统节日活动的基础上,还举办了社区健身操比赛、象棋赛、民族特色运动会等,不断增进大伙之间的交流和了解。”社区党委书记冯晓霞说道。

近年来,韵家口镇东兴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针对辖区多民族聚集、人口来源复杂、流动人口较多的特点,积极打造以“红色之家”“和谐之家”“文明之家”“绿色之家”“悦心之家”“暖心之家”为主题的“六家汇聚民族情 网格共筑同心圆”党建品牌,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建“红色之家”,共筑党群连心园。成立社区、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以居民议事厅为载体,建立议事协商联席会议机制,发挥驻区单位优势资源,加大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联建力度,召开联席会议4次,签订“契约化”共建协议10份,灵活组建“暖心商学社”党建联盟1个,着力解决下水井污水外溢、楼屋面漏水、供排水管网老化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建“和谐之家”,共筑民族团结园。持续推进“平安守望工程”,建立社区、物业、网格员三级网格防控体系,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充分发挥综治维稳工作站、“乐居义务调解队”“红袖标网格员”等作用,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1500余人次,排查矛盾纠纷12条,已成功化解,化解率为100%,构建多民族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国旗进寺院”活动,进一步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文明之家”,共筑精神道德园。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习俗和各类活动内涵,以“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契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50场次,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建“绿色之家”,共筑生态环保园。依托“15分钟幸福生活圈”,整合社区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倾心打造“绿色生活幸福驿站”,加大绿色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开展河道沿线垃圾清理、宣传爱河护河知识等活动,持续推动绿色发展,以生态文化浸润民族团结,促进形成生态文明和民族团结“联建共创”的良好局面。

建“悦心之家”,共筑文化娱乐园。积极打造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建“爱晚风采秧歌队”“木兰健身队”“美夕阳舞蹈队”“锅庄团队”等4支文艺小分队,在重要节日开展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不断拉近民族感情,丰富辖区群众文化生活。利用远程学习教育平台搭建“社区小影院”,进一步培植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念,用“乡音”传“党音”,着力讲好党的故事、民族团结故事,让“五个认同”深深扎根群众思想深处。

建“暖心之家”,共筑群众温馨园。积极推动1+N“五社联动”模式,引进“中房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爱老幸福食堂”,打造残疾人“嫩芽醇夏”辅助性就业庇护工场,实现困难群众再就业,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推动“物质+服务”服务类社会救助在社区全面实行,构建“1+1+N”联户工作机制,加大对边缘群体及重病、重残困难家庭关注力度,分类施策开展多维救助,并积极协调辖区单位解决困难群众再就业等,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群众精细化水平。(记者 徐顺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