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2 2025年2月20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逐梦西部热土,谱写基层青春华章

开栏的话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呼唤青年的担当。”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报效祖国始终是青年的热血理想,而广袤的西部大地,则是梦想最好的试炼场。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西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是机遇的蕴藏之所,有着无尽的发展潜力等待挖掘。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科技创新前沿到基层建设一线,处处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投身西部,就是投身国家发展的浪潮,就是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西部,大不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宁晚报聚焦“报效祖国、建功西部”这一伟大主题,即日起,推出“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专栏和特别报道,全面展现各地各部门支持青年到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反映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充分展示青年人才踔厉奋发、建功西部的精神风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报效祖国、建功西部的青年典型,激励人们意气风发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这里,我们将见证无数有志青年背上行囊,奔赴西部,他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希望,用智慧的火花点亮未来。在西部的土地上,他们或许会遇到困难,或许会历经挫折,但那份报效祖国的初心从未改变。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担当,用奋斗书写着荣耀。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主题系列报道将成为记录者,记录下每一个热血故事,展现每一份拼搏精神,让我们共同关注,一起为这些奋斗者喝彩,一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奏响青春赞歌。(记者 王琼)

“石主任,李大爷家房屋进水的事一定要盯紧进度,要抓紧清理修缮,结果务必要让李大爷满意。”在湟中区田家寨镇政府院里,即将赴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镇党委副书记马瑞反复叮嘱着包村干部石维萍。这位在基层一线深耕十五载的副书记,在履新之际仍牵挂着基层的“心头事”。

得知组织任命消息后,马瑞没有急着交接工作,反而把最后三天时间留给了最挂心的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情就是村民李大爷家的事情,田家寨镇新村李得福家的住房安全时刻揪着他的心,原来这户人家的房屋因村内灌溉耕地时未疏通水渠,导致水外溢灌入屋内,形成地板砖塌陷,虽通过政府协调已经在开始修缮了,但是还未彻底完工,在此期间,马瑞多次前往查看,每一次检查房屋的状况都格外仔细,就像处理自己家的事情一样。随着任命消息的到来,马瑞有了新的任务,于是临走时,他特意找到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再三强调一定要加快进度,确保农户能早日住上安全的房子。

书生“下海”,奔赴“西部山海”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0年,刚大学毕业的马瑞,怀揣着青春梦想,来到了海南州共和县,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员。自那时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扎”字经——扎实扎牢基层之根。他秉持着“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撸起袖子”的态度,将乡村当作成长的广阔舞台,在广袤无垠的基层土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从初到岗位时带着“书生气”的青涩模样,到如今浑身透着“实干气”的成熟状态,马瑞感慨道:“干部多‘墩墩苗’没有坏处,这让我把基础打得更扎实了。”在基层的实干历练中,他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练就了一身真本领。

提升能力,跨进“基层农门”

从大学毕业,到兽医站技术员,再到镇党委副书记,在每一次工作岗位的调整中,马瑞始终保持着认真学习、积极汲取经验的态度。从工作前的精心准备,到工作时的详细记录,再到工作后的全面复盘,这已然成为他雷打不动的工作常态。

为了从小切口做出基层治理大文章,马瑞聚焦基层治理短板,着手在田家寨镇各辖村开展了“小积分”促进“大融合”活动。

“各位村民,大家早上好!下午两点我们准时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请大家积极参与,收拾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在平时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共同建设美丽家园……”谢家台村党支部书记蔡甲录在邻里牵手微信群里发布了这样一条通知。

“收到,书记!”村民们的响应声此起彼伏。可以明显看到,参与整治的村民比以往多了许多,村里的垃圾也大幅减少。“归根结底,这是谢家台村前些年探索设立的‘爱心超市’发挥了作用。通过积分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田家寨镇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马瑞说,“基层工作,就是要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积分制虽小,但它像一根杠杆,撬动了村民心中的文明因子,让大家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建设,促进了基层治理大融合,这个活动也为我将来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工作思路。”马瑞感慨道。

换位思考,叩开“群众心门”

乡村有什么?乡村需要什么?我能为乡村做什么?

马瑞放心不下的另一件“心头事”,是乡镇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大事”。“人才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这可是大事。”马瑞语重心长地说。

他深知,这些怀揣知识与梦想来到乡村的大学生,是乡村发展的新希望。引导他们融入乡村、充分发挥才能,至关重要。然而,他也担心这些大学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无人指导,担心他们的热情被现实一点点消磨。所以,在离开前,他反复叮嘱副镇长王晓伟和组织委员谈晓宏,要多关心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农村需要一支有文化、懂农村、善治理、干得好的‘领头雁’,我自己也是大学生到村任职行动计划的一员,是基层给了我成长的机会。”马瑞动情地说。

从“择优兴才”到“多措育才”再到“悉心引才”,他将大学生任职的事情常挂心间,从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效推进,到细微末节民生保障工作的落实,马瑞大事小事都不放过,生怕有遗漏。他说:“乡村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干部的努力,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心系民生,书写为民篇章

从基层中来,又即将奔赴基层的新岗位。谈及自己的“工作经”,马瑞认真地说:“年轻人要想成功,思想上就得能吃苦,工作中务必踏实肯干。”曾经带着书生气的他,在岁月的磨砺中,早已褪去了年少时的急躁与莽撞,沉淀出沉稳与坚韧。

多年来,在他的积极协调努力下,湟中区田家寨镇各项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逐步形成了“一点两带”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以下营一、拉尕、窑洞村为辐射点的特色经济作物示范点,以千紫缘、岩岗寺、大光明寺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带,以安宁、坪台、鲍家村为中心的宜居示范带;他参与实施了小南川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党建示范区项目,带动周边28个贫困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农业致富示范点,促进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十五年来,这个带着书生气的基层副书记,用知识和智慧,在西部基层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为民篇章。(记者 王琼)

相关

链接

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有4819名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到村担任村级事务助理或“两委”成员,其中已任村党组织书记的1362名,占比达32.8%,全省村党支部书记中大专学历以上的占比达51%。到村任职大学生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为我省村“两委”班子注入了新活力、展现出新气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