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成为推动城市运转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行业的新兴特性,劳动关系认定难、社保参保率低、工伤维权复杂等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不断涌现。
城中区人社局以“有诉必应马上办”为行动准则,快速响应,积极作为,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工作室,凝聚多部门合力,致力于将劳动者的权益诉求落到实处,全力破解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纠纷难题。
多元解纷,快速响应诉求
城中区人社局牵头搭建起“司法、人社牵头、部门协同、行业参与”的高效联动模式,以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和劳动纠纷调解室为依托,组建专业信息互通小组。一旦接到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线索,小组迅速行动,将纠纷信息精准传达至各相关部门,确保各方第一时间掌握情况。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纠纷“一站式受理”,避免劳动者在各部门间来回奔波,真正做到有诉必应,让劳动者的诉求能被快速听见与处理。
靶向调解,高效化解纠纷
在纠纷调解环节,城中区人社局派驻经验丰富的专业调解员常驻工作室,联合劳动监察大队随时待命。一旦收到调解申请,调解员迅速依据法律法规和纠纷事实,展开调解工作。同时,工作室创新推出“线下+流动”调解模式。线下调解时,邀请法律援助律师、基层调解能手共同参与,全面了解双方诉求,制定合理解决方案;流动调解则深入社区、园区,将调解服务送到劳动者家门口,主动出击化解矛盾,快速解决劳动者的烦心事。
成功调解,彰显速办成效
去年11月25日,5名网络主播因被某文化传媒公司拖欠薪资及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共计38700元,向城中区人社局申请仲裁。城中区人社局当天立案调查,确认劳动关系后,调解室迅速介入。运用“要素式办案”梳理争议焦点,通过“背对背调解”掌握双方底线,最终提出分期支付方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公司分两期支付30264元。自工作室成立以来,秉持“有诉必应马上办”,已成功处理372件纠纷,调解成功率超85%,切实维护了劳动者权益,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记者 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