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5年2月25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湟源县以实干为笔绘发展新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定目标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市定目标内;粮食总产量保持在2.53万吨以上;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能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在市定目标内。2025年,湟源县委县政府将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以“破冰、克难”两张清单为抓手,着力在七个方面实干争先。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在绿色发展上实干争先

全方位加强污染防治,量身定制26条河流“一河一策”管理模式,做实“河湖长+检察长”等协作联动,全覆盖清理河道垃圾;谋划争取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力争农村污水管控率突破65%。全要素抓好系统治理,用好3100万元资金推进退化林修复和草原改良,建设5个标准化林业站“绿色前哨”,开出13.1万亩国土绿化良方;精准划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区,确保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保持在64%以上。全链条推进价值转换,试点探索东峡兰占巴、和平蒙古道等10个村“以水养水”良性发展新途径;聚焦沙棘生态全产业链布局,开展申中前沟3100亩沙棘经济林改造,建设沙棘资源种质苗圃、良种繁育苗圃各30亩;建设丹噶尔古城中藏医体验生活馆,运营老虎沟森林康养基地,开发涌拉段健身骑行路线。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在培育动能上实干争先

加强项目投资带动,依托政策红利窗口期,谋划储备丹噶尔古城片区保护提升、湟水河综合治理等总投资46亿元的重点项目124项,科学布局“十五五”重大项目336项;启动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编制,加快申中330千伏变电站建设,全力推进98兆瓦分散式风电、独立储能项目建成投用。

优化营商环境驱动,持续改进“办不成事兜底窗口”“专人帮办代办”等政务服务湟源经验,全力做好土地供应、融资贷款等跟踪式服务;绘制日月山下有机农牧等招商图谱和产业地图,加快引进茶马互市交易港运营企业、“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推动省内外签约额再上新台阶。

提振服务消费拉动,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市场投诉举报有诉必应,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开发排灯皮绣、香包皮影等“带得走”的非遗文创单品,吸引“二次消费”。

立足农业农村优先,在乡村振兴上实干争先

着力增强农业效益,投资1800万元实施粮油单产提升、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等项目;以点扩面壮大日月乡、申中乡青蒜苗、食用豆等绿色农业,建成2个万亩蔬菜产业带;加快培育15个高原冷凉蔬菜品种,大力培育省级家庭农牧场、示范合作社10家以上,支持更多“日月臻品”打开境外广阔市场。着力增添农村活力,统筹700万元支持巴燕西岭台、和平白水等10个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持续丰富乡村产业类型、做大柔性分红项目库,提升村集体“三资”管理能力,力争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15%。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多元保障3400余名脱贫群众和易地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实施水利灌溉、道路建设等以工代赈项目28项,全力带动1300多名群众增收4000万元以上。

加快文旅产业升级,在优化体验上实干争先

升级旅游硬件设施,分年度用好国家试点资金,加快补齐景点周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争取为30座旅游公厕配套无障碍坡道等便民设施,提升改造日月山等基础设施,打造波航麻尼台、寺寨百灵咀等10个精品浪河滩营地项目,向“深度游”转变升级。升级旅游软件服务,明确涉旅部门执法权责清单,设立旅游场所红黑榜,确保服务在线、安全有序,鼓励景区、酒店等开展免费供氧、专车接送、行李寄存等暖心服务。加快城隍庙壁画修复、文庙修缮,挖掘文旅内涵,讲好湟源故事;引进专业机构运营“夜泊丹城”民宿集群,争取古城商铺、院落出租率达到92%以上;推进旅游资源与青海湖等热门景点联动,努力实现四季长旺。

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在品质提升上实干争先

提升空间规划布局水平,编制6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2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开工建设总投资1.67亿元的滨河北路管网提升等5个“两重”项目;创建住宅物业服务中心,把精细管理延伸到“三无”楼院。统筹推进乡村建设提质,再建设7个乡村振兴产业示范村,建成巴燕福海、城关光华等7个乡镇12个和美乡村。

筑牢安全稳定底线,在有效治理上实干争先

持续化解各类隐患,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二期工程;建成大华镇三条沟等5个村的防洪挡墙。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布局搭建立体监控网络,力争重点区域全覆盖,治安防控无死角。积极应对重点风险,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强化财会长效监督,全力兜住“三保”底线。

锚定民生实事发力,在增进福祉上实干争先

全力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坚决把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办成民心项目;实施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搭建零工小站;开展全国社区康复项目试点,投入运营老年养护院、日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县托育服务中心,新增老年养护床位190余张、托位数130个。不断提高教育医疗水平,投资2300万元实施城关一小教学楼改造等3项教学环境提升项目,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升级开办农畜产品加工等3个新兴职业技术专业;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推动县域就诊率达到9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个一”抓手体系,纵深推进“双十”夯基提质行动,力争申报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0个以上,加快实现社区市级“石榴籽家园”全覆盖,打造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样板窗口。(记者 晴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