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5年2月26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中区: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

2024年的城中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2025年的城中区,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坚定、更加主动发挥首善之区作用,坚定信心、实干争先。

“加快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这是城中区结合自身实际定下的“军令状”。2025年,城中区将怎么干?如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非房)15亿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南川河、湟水河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完成市定目标,能耗强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市定目标内。”的目标?今年,城中区全区上下鼓足干劲、久久为功,从七个方面打好攻坚战,努力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精心勾勒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恢弘图景。

聚焦扩大内需,打好投资消费提级攻坚战

重点推介水井巷中央商务区、南门大世界等8个重点项目,全力推动“金融+、文化+、数字+”等新业态落户城中区。年内完成省外到位资金14亿元,完成签约目标任务25亿元,盘活各类闲置楼宇面积不少于15万平方米。

健全“专班抓项目、专员跟企业、专项解难题”工作机制,推动58项重点项目及时开工建设,排水管网更新改造等6项超长期国债项目完成建设任务。紧紧抓住“两重”“两新”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聚焦生态环保、地质灾害治理等领域,加大“谋、跑、争”的力度,改进“保、服、解”的环境,推动形成接续不断、滚动实施的项目储备机制,确保谋划项目总投资不少于100亿元、争取资金不少于10亿元。积极创建香格里拉、麒麟名都特色文化街区,释放大新街、南京路等夜间经济活力,让商业街区成为新的打卡地和消费圈。

聚焦转型升级,打好产业发展提质攻坚战

深入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以“飞地”形式提升改造总寨塬、泉尔湾垣农业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等6个涉农项目。推动商贸流通、批零住餐等行业赋能发展,扩大水井巷·巷中井影响力,推进“西宁印象”网红街市尽快投用。依托青藏公路文化体验馆,谋划举办零公里越野挑战赛、文峰碑山地自行车赛等精品赛事,努力把“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聚焦绿色发展,打好生态保护提升攻坚战

投资1760万元实施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建设项目,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政道路排水防涝管网改造项目进度,推进南川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深入开展城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林木多样化精准提升3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有害生物防控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推动向“低碳城市”升级跃进,实施微型垃圾中转站和高速直流充电桩建设项目,年内建设充电站不少于4个。

聚焦潜能激发,打好深化改革提速攻坚战

在稳商、固商、引商方面聚焦聚力,提升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法治保障、信用建设、创新创业“五大环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创新执法方式,面向企业推行“免打扰”执法,面向群众推行“柔性”执法,积极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积极融入兰西城市群、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和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民心相通。

聚焦民生福祉,打好民生保障提优攻坚战

落实稳岗就业补贴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开展中式烹饪、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不少于500人次。加大“人才夜市”“直播带岗”等求职招聘活动频次,举办招聘活动30期以上。培育壮大“蓝师傅”“藏毯艺匠”劳务品牌,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7000人次。健全根治欠薪制度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投入使用万科星光、塘土湾幼儿园,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园”需求。投资6.5亿元推进春晖小学、观门街小学、南川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新增学位4400余个。

聚焦功能完善,打好城市建设提档攻坚战

合理布局优质公共资源,推动时代大道两侧道路通达先行,加快万科城、红星天铂等小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谋划实施城市更新工程,推进宏觉寺街、翠南路等老城区道路提升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实施楼本体改造和153个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稳妥有序推进总寨片区4村212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开展供暖“冬病夏治”工作,深入排查建筑领域风险隐患,做好1.4万栋自建房动态监测,按期完成保交房项目。编制莫家沟村等村庄规划,推进塘土湾家庭农场、王家山养殖园区等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村覆盖、向户延伸。

聚焦风险化解,打好平安稳定提效攻坚战

加快推进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防灾减灾3个物资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应急物资储备库信息化改造项目,推动中区“智慧消防”建设。坚持将“全科网格”和“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贯通落实,巩固好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做法和成效,推动群众诉求高效办理、解决到位、满意办结。投资6800万元更新改造170台老旧电梯。全力推动水磨新村、元堡子片区新村复工建设,争取资金实施南川东路576户危旧房改造。 (记者 李晓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