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助力消费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月7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消费者协会联合省委宣传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召开2024年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新闻通报会,会上,各单位对2024年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成效、下一步重点工作以及2024年全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情况进行了通报。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围绕社会关切和群众关注的民生领域,大力排查消除风险隐患,全年共检查各类市场主体7.48万户次,整改规范1259条,立案51起,结案49起,责令清退多收价款1236.48万元。全省共检查景区景点、餐饮住宿等经营主体1.25万户次,现场整改明码标价不规范等问题417条,立案查处旅游市场违法典型案件12起。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消费模式也呈现出新颖化、复合化等新特点,越来越多的消费纠纷涌入法院。2024年全省法院受理一审买卖合同纠纷案件10045件,结案9853件;受理一审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1752件,结案1723件;受理一审服务合同纠纷761件,结案756件;受理一审产品责任纠纷18件,结案18件。
全省检察机关加大重点消费领域司法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行为,针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共批捕3件9人,起诉14件24人,针对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批捕3件3人,起诉7件9人。同时扎实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职责,围绕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消费群体以及保健品、农产品、婴幼儿用品等重点消费领域开展监督,共办理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3件。
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案件7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3人,同比增长81.4%,涉案价值4000余万元,专项打击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4年,青海省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受理调解案件同比增长95.93%;调解成功案件同比增长88.50%;调解成功金额同比增长171.40%,调解获得司法确认案件数同比增长93%。
针对消费领域中存在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西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扎实推进投诉案件核查处置工作。2024年全市系统办结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件356起,罚没款448.66万元,有效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省消费者协会充分运用“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一步畅通消费者在线投诉渠道,2024年,全省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和 12315分转投诉案件33909件,受理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70余万元。
2024年,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抽查覆盖全省8个市州,共抽查企业1298家。省级监督抽查发现67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3.14%;风险监测77批次未发现质量风险。监督抽查总体抽查合格率96.86%。抽查结果显示,化工产品、电线电缆、水泥、成品油、学生及儿童(婴幼儿)用品等重要产品的质量合格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与2023年相比,消防器材、日用杂品、建筑装饰装修材料质量提升明显;质量抽查和证后监管作用发挥明显,质量状况总体向好。(记者 小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