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错峰出游的好时节。然而一些70岁以上银发族希望参团旅游时,却因年龄问题遭遇尴尬。
市民程鑫告诉记者,她的父母今年均79岁,二老身体不错、也喜欢旅游,但自己假期有限,不可能每次都陪同出行。在多次遭遇旅行社对高龄老人出游设限后,她几乎放弃了让父母参团的想法。
程鑫父母的遭遇并非个例。出于健康、安全、责任划分等因素的考虑,不少线上和线下的旅行社对70岁或75岁以上的人群参团非常谨慎,设置多种门槛,导致老年人跟团游受阻。
老年人跟团游为何这么难?旅游机构究竟有哪些顾虑?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高龄老人参团限制不少
程鑫表示,父母从退休到70岁前,几乎每年都会出游,除了旅行社参团外,也参加一些理财机构赠送的免费旅游。情况在近些年变得不一样,当父母年事渐高,她希望找到一些节奏相对舒缓、解决吃住行和讲解需求的旅游团,却发现市面上适合的旅游产品并不多。还有一些旅行社要求,75岁以上老人出游必须有直系亲属陪同。
记者进一步查证后发现,的确有不少旅游产品将游客参团年龄门槛设定在了70岁。一家大型在线旅游平台的“日本东京+富士山6日5晚”跟团游线路中,预订限制条款上明确写着:此线路行程强度较大,请确保身体健康适宜出游,如出行人中有70周岁(含)以上老人,须至少有1位18周岁—69周岁亲友陪同方可参团;另一条“日本有马温泉9人小团”线路,则并未对高龄游客参团作出额外限制,仅要求未成年人参观需由成年旅客陪同、不接受孕妇预订等。
对游客参团年龄设限,是否因线路的强度而定?事实却是,不同旅游机构对游客的年龄限制各不相同,几乎没有规律可循。
如上海一家大型旅行社的产品中,多条华东线路产品均要求70岁以上老人参团需提供直系亲属担保书、由直系亲属陪同出行,80岁以上老人不建议参加该线路;另一条涉及广西南宁、德天瀑布、涠洲岛、银滩等多地的6天5晚线路看似强度更高,却并未对游客年龄设限。记者以“79岁老夫妻是否可参团”为由咨询客服人员时,对方询问了几人出行、是否有亲属陪同后,表示如果老人身体健康,签订健康担保书、购买保险就可二人参团出行。
在一些相对高端的远程出境线路上,参团年龄的设定有所放宽,但同样有附加条件。如一家旅行社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12日”线路规定,70岁至79岁老年人报名需至少两人同行、提供《健康状况声明书》和《旅游直系亲属担保书》并明确告知“因服务能力所限,本产品无法接待80周岁(含)以上客人出行。”另一条“英国10日8晚”跟团游线上,则对老年游客按照70—75岁、76—79岁作了不同限定,且同样不接受80岁以上游客预订。
70岁年龄“门槛”缘何而来?
跟团游究竟有没有设置年龄上限?2016年,当时的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下文简称《规范》)中提出,老年旅游者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消费者”,其中有“75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应请成年直系家属签字,且宜由成年家属陪同”的条款。这一条款,被行业人士视作跟团游年龄限定的来源之一。
在上航旅游集团质量管理处负责人王雨佳看来,《规范》属于行业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在实际操作中,70岁成为老年人普遍受限的参团门槛,比《规范》中提出的75岁以上游客参团宜由成年家属陪同条款更为苛刻。
从目前情况看,市面上真正能按《规范》要求操作的旅游产品寥寥无几,甚至一些旅游产品为了规避相关条款,直接去掉了“老年旅游”标签,70岁以上游客更难找到与需求相匹配的团队游产品。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表示,部分旅游团以低价揽客,但需通过在行程中增加购物或自费项目赚取利润,而相对高龄的老年人在购物和自费项目上的消费需求相对有限,于是被旅游机构以种种理由拒之门外。此外,高龄老人出游,往往存在健康风险大、保险覆盖面不足等问题,这也导致旅游企业服务高龄老人的积极性有限。
旅游意外险资深代理人樊清河坦言,绝大多数旅游意外险产品针对70岁以上人群投保采取“保费不变、保额减半”的标准,80岁至90岁人群的保额则进一步减少至四分之一。樊清河同时提到,高龄老人多少会有一些既往病史和慢性病,投保旅游意外险时与既往病史相关的突发情况通常也会有免责条款或保额限制。比如,一份意外险中的医疗保障足额赔付是5万元,与既往病史相关的医疗赔付上限可能只有2万元。基于此,部分旅行社认为接收70岁以上游客的风险更大,由此引发限制参团年龄的做法。
游客实际健康状况才是评判标准
70岁参团屡屡受限、不规范旅游团时有所见的背后,却是日益发展壮大的银发旅游市场。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我们今年的春季旅游市场中,60岁以上出游人群占比近40%,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其中,出境游线路上银发族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50%,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德国、匈牙利等目的地成为热门之选。”
在银发族出游的“蓝海”下,年龄一刀切、服务不规范和保险力度不够等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之道?
去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提到,要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完善相关规定便利老年人出游,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并加强监管。与此同时,一些旅游机构也已作出跨前一步的探索。
对高龄游客参团,王雨佳提出了三条实用建议:一是参团老人的亲属必须知晓老人出游的情况,如果老人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在国外,紧急联络人的电话必须填写,这个紧急联络人可以是邻居或者朋友;二是旅游机构对老人作提前提醒,告知行程安排可能造成的体力消耗,老人自行评估后,认为身体可适应行程、需求者签字确认;三是如果旅游行程或项目对游客年龄有限制,但老人仍执意要参加,需签订免责条款,一旦因自身原因出现意外情况不追究旅行社责任。
为了进一步对接好银发族需求,也有旅游机构结合客群特点,从门店服务、产品设计、资源优化,到行程安排、售后回访等环节进一步规范服务标准。
如春秋旅游上海的所有线下门店,都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老花镜、放大镜,方便他们阅读各类文字资料;西藏中路门店配备专业的血压测量器和免费行李寄存服务。
银发族相对集中的旅游产品也在细节上作出相应调整,如冬季出游时要求导游提醒游客早餐尽量食用温热食物与饮品,牛奶、果汁尽量加热;住宿时优先选择带电梯的酒店,在没有电梯的酒店安排行李搬运服务;在适合的线路中融入温泉疗养、养生课程和健身活动,在文博场所参观时提供专业深度讲解或中文讲解器等。
周卫红提出,从旅游市场而言,应继续探讨和制定以推进高龄老年人出游为目标的旅游服务标准。如根据游客的实际健康状况而非单纯依据年龄来进行分类,并明确规定旅行社、直系亲属、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等各方应尽的义务和权利;加强对旅游从业者及市场主体的培训,鼓励旅游公司开发更适合高龄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完善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管措施,推动保险公司设计对高龄老人更友好的旅游保险产品等。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