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医真是方便多了,车辆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在混乱中焦急等待了。”市民李芳对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门前的交通变化赞不绝口。这一显著变化得益于西宁交警近期推出的“就诊车辆临时上下人通道”创新举措。
青海省红十字医院作为西宁市的重要医疗机构,周边交通压力一直较大。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大量就诊车辆无序停靠、长时间占道等待,导致人车混行、急救通道受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给市民就医和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针对这一问题,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二大队联合医院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自2月24日起,西宁交警通过设置护栏隔离的方式,对南大街(体育巷至青海红十字医院地下停车场门口)实施定道通行管理,安装醒目标识,明确“即停即走”规则。并与院方保卫部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共同加大现场管理人员力量投入,按照“定人、定责、定时”原则,对南大街、体育巷沿线车辆引导、定点停靠、行人管理和就医车辆通行规则进行细化分工,提升医院周边交通管理,实现内外协同高效运作。
3月12日,记者前往红十字医院进行实地探访,看到一条专门的就诊车辆临时上下人通道已经设立。出租车、网约车通过这条通道送完乘客后迅速离开,就医车辆则有序排队进入医院,整个场景秩序井然。
据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马步斌介绍,整改措施实施半个多月,效果立竿见影。高峰时段的通行时间提高了约15分钟,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现在,高峰期只需配备两名交警执勤,日常也只需一名机动巡逻警。
“以前真的是在抢车,‘眼疾手快’才能坐上。”在医院上班的职工王桦感慨地说,“现在有了这条通道,不仅我们下班打车方便了,就医结束的患者也方便了,在通道口等着乘客下车就能坐上出租车。”
马步斌还提到,在12345平台和报警电话中,经常有司机反映车辆不好停靠,有时乘客只能在路中间下车,十分危险。而市民则反映就医进入医院停车十分缓慢,等待时间长。这条通道的设立不仅方便了不进医院的出租车、网约车等即停即走车辆,也为需要进医院的车辆提供了有序的进入通道,保障了其他车道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就医乘客下车也更加安全。(实习记者 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