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宁的社区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或是退休技工,或是社区工作者,或是养老管家……他们平凡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的邻里守望。
7旬老人是“维修达人”
71岁的沈建成是博雅路南社区有名的“维修达人”。这位退休铁路工人志愿服务5年,为居民解决生活维修难题200余次。只要居民有需要,沈师傅就背着工具包准时出现在社区服务站。他的维修技术让居民交口称赞:“老沈修得又快又好!”“我家拿去门店都没修好的电暖气,老沈帮我修好了。”面对赞誉,他总是笑着说:“就当活动筋骨!”不收修理费、不拿感谢金的他,还常为低保、独居老人垫付配件钱。
为提升服务效率,沈师傅自学网购技能。“网上配件全,价格还便宜一半!咱们别花冤枉钱。”即便是网购配件,沈师傅都要货比三家,他的严谨劲儿让社区工作人员都佩服。
身兼数职的养老管家
51岁的许彩霞是学院社区的普通居民,退休后被聘用为西宁市心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养老管家,现在为瑞景园小区内170余名老人提供养老管家服务。
记者见到许女士时,她刚刚完成入户服务。包里放着血压仪和为老人记录血压情况的台账。除了测量血压,许女士还身兼数职,“取快递”“陪同买药”“购买生活用品”等。有次去杨奶奶家入户服务,发现老人异常,她果断联系家属送医,老人及时得到了救治。
随叫随到的“家人”
康东社区有900余名老年人,47岁的苏女士随叫随到,是老人们公认的热心肠。45户低保户、独居老人是苏女士格外关注的人群。“平时帮他们买菜、交水电费都是顺手的事,不值一提。”苏女士说。
辖区内有一位高龄老人,离异、无子女,平日里老人独自生活,因眼部黄斑病变,虽然生活基本能自理,但还是多有不便。三年间,苏女士坚持探访独居老人,用贴心服务成为老人的“家人”。听说老人家中有蟑螂,她便对厨房橱柜、卫生间缝隙等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苏女士说:“这些小事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独居老人来说是天大的事。”她诚挚的服务方式,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从家电维修到健康守护,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是每个和谐社区的光。记者 寒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