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迈开腿,体重管理别掉队。”“我们一起动起来。”在西宁的大街小巷,从热闹的早市到忙碌的写字楼,这些关于体重管理的话题不断升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了民生热点词。“国家喊咱减肥”这一话题迅速出圈,引发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就此话题进行了走访。
医院体重管理就诊率不断“升温”
“以前吃饭顿顿大鱼大肉,也不爱动。现在身体健康指标亮起了红灯,今天专门来减重门诊好好治疗一下,没想到排队的人还挺多。”3月12日,在西宁市中医院就诊的李先生满脸愁容地说道。“自从我们开设了减重门诊,就有不少市民打电话咨询或留言咨询如何减重相关事宜,尤其是过完年后,前来减重门诊的市民明显增多,我们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健康需求,以‘治未病’理念为超重人群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希望大家能够早一步走向健康。”治未病科主任陈耀华介绍道。
3月13日,在林家崖卫生服务中心,15岁的小法前来复诊。小法体重达200斤,因饮食不规律、爱吃少动,他深受肥胖困扰,走一会儿路就气喘吁吁,睡眠质量也欠佳。“经过两次穴位埋线治疗,小法已经成功减重15斤,正朝着健康体重稳步迈进。自从我们推出减重项目,接诊量也在持续增长,居民对体重管理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林家崖卫生服务中心的祁世禄大夫告诉记者。
市民健身热情高 为体重管理“加码”
“减肥打卡第十天”“夜跑减重冲、冲、冲”,记者发现,有不少市民在朋友圈或网络平台,晒出自己的减重记录。许多原本对体重管理犹豫不决的市民,在看到朋友、网友们的坚持与成果后,也纷纷加入了减重行列。“看你每天坚持,效果这么明显,我也心动了,明天就开始我的减肥计划!”一位网友留言道。记者发现,一些网络平台还顺势推出了“体重管理挑战社群”,参与者在群里分享自己的饮食、运动日常,互相监督、鼓励。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健身会所也抓住这股热潮,推出专门针对体重管理的课程。“看着体检报告上的各项指标,我害怕了。”王女士听从教练建议,合理安排饮食,戒了奶茶和蛋糕,还规律参加健身课程。两个月下来,成功甩掉了10斤赘肉,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好。“我们结合有氧操、力量训练以及营养指导,为会员制定个性化体重管理计划。很多上班族利用午休或下班后的时间来锻炼。”一家健康会所的负责人介绍道。
有氧抗阻携手,挥别超重迈向轻盈
西宁市健康教育所工作人员介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缺乏运动、久坐不动是肥胖的“好朋友”,减重得遵循“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的总原则。超重肥胖人群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先从低强度有氧运动开始,慢慢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安排2~3天。运动前热身、结束后拉伸,别受伤,及时补水。另外,要科学选择食物,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注意食物选择的多样性与合理化。减重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通过科学的饮食与运动搭配,有效管理体重,提升健康水平。(记者 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