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5年3月19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司法助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为认真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切实加强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力度,近日,城西区人民法院联合西宁市绿委办、西宁植物园、城西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举行以“司法护航 奏响古树名木保护‘最强音’”为主题的古树名木司法守护活动。

活动现场,城西法院与西宁市绿委办、西宁植物园、城西区自然资源和林业局代表共同签署《古树名木司法守护承诺书》,承诺以法治力量为根基,践行古树保护责任。学生代表宣读了《保护古树名木倡议书》,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行动,让每一棵古树名木都能茁壮成长,让绿色文明代代相传。随后,为古树悬挂司法守护牌,标注树种、树龄、历史背景及保护等级,旨在传承生态记忆,提升公众保护意识。活动还设置了“保护古树名木,我们共同行动”签名环节和“我为古树浇浇水”环节,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认识古树名木,感受古树名木的魅力和价值。

活动当天,为进一步宣传古树名木守护的重要性,让更多人加入到守护古树名木的行动中来,城西区人民法院干警向现场群众发放《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宣传材料300余册,并设置法律咨询台解答群众疑问20余次。

据介绍,自2014年城西区人民法院集中管辖西宁市环境资源类案件以来,坚持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贯穿于审判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的审判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法律手段,对各种环境资源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制裁。在案件审理中,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性司法举措,审结的青海省首例以认购碳汇方式实现替代性修复的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成功入选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