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措毛)为了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与便捷。近日,城西区主干道通海路绿波方案迎来了二次优化,此次优化针对昆仑路、海晏路两大交通节点及行人过街问题进行了专项改造,通过一系列精细化措施,有效缓解了潮汐车流带来的交通压力。
通海路作为城西区贯穿南北的核心交通动脉,承载着繁重的交通任务。在早晚高峰时段,该路段呈现出显著的潮汐交通特征,车流量大且方向集中,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挑战。为应对这一难题,交警部门此前已实施了双向绿波协调控制,但在昆仑路、海晏路两大关键节点仍存在信号配时不合理、绿波协调效率衰减等问题。经过深入调研与分析,决定对通海路的绿波方案进行二次优化。
针对海晏路—通海路交叉口,优化措施包括时段周期的优化与相位序列的重构。通过增加早高峰与平峰时段的信号周期时长,并调整相位放行顺序,有效消除了南北混放相位冲突,提升了左转与直行车流的分离效率。昆仑路—通海路交叉口的优化则侧重于时段周期的调整与晚高峰相位的调整,通过实施左转保护相位并优化节点路口信号方案,显著缩短了北向南左转车辆的排队长度,降低了晚高峰时段的延误。
此外,针对行人过街安全问题。通过压缩全跟随相位行人时长、实施单次过街控制等措施,减少了人车冲突时长,提升了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与机动车的通行效率。
在路段绿波协调方案方面,本次优化进行了时段划分与周期匹配的精细化调整。根据工作日与节假日的不同交通特征,设置了差异化的时段划分与周期匹配方案。同时,对高峰时段实施了专项协调控制策略,如双向拥堵协调控制、溢出防控等,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在平峰时段,则采用了双向对称绿波协调策略,进一步压缩了停车次数,提升了通行速度。
据统计,经过此次优化,通海路关键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海晏路—通海路口的通行能力从原来的1850辆/小时提升至2100辆/小时,提升幅度达13%。昆仑路—通海路口的北向南左转排队长度也从原来的160米压缩至80米,晚高峰延误降低了18%。同时,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人车冲突时间缩短了40%,转向车流的通行效率提升了约10%。
在路段协调方面,优化后的绿波带实现了双向平均时速45公里的提升,较原有时速提高了5公里。停车次数也平均减少了2.1次,降低了26%。特别是在周五晚高峰时段,溢出风险下降了70%,有效缓解了该时段的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