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弘靓)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精准擘画我市未来发展蓝图,近期,市发改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各方作用,开创“专班领航+科室深耕+领域穿透”三维联动模式,联合50余家县区、园区、相关单位及科室负责人,创新开展6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跨域科室长研策行动,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有机衔接、同频共振。
矩阵式研策破壁垒。市发改委创新构建“1+8+N”研策矩阵:1个规划专班统筹全局,8个专题组协同推进,N个职能部门重点业务科室深度参与。锚定“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建设目标,通过解剖麻雀式专题研讨、“点对点、面对面”需求对接等形式,提出“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等方面系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海北—西宁—海东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等100余项建设性意见建议及诉求,切实破除地区间、部门间协作屏障,确保规划编制覆盖全面、重点突出。
靶向式攻坚解新题。立足全国两会关于稳定增长、扩大内需、推进创新、投资于人等政策导向,聚焦“一个创新服务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建设,深入讨论我市在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中心、推进算电协同发展、布局未来产业等方面重点,共同探讨提出“加快西宁—海东智算超算集群的建设”“前瞻布局低空经济、银发经济、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推进DeepSeek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应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思路,研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体重管理年”等最新热点政策,增设充实专题内容,推动国家战略与我市发展需求精准衔接。
闭环式完善促融合。本次研策行动采取“现场吸收+后续研究补充”的开放式研策协作模式,针对各职能部门、县区和园区提出的关于工作思路、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等意见系统梳理,对采纳类及时修订,对存疑事项多次沟通论证,实现从意见梳理到论证采纳的全流程贯通。后续市发改委将持续以动态优化、闭环管理的创新姿态,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方式方法,高质量完成全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为今年编制规划纲要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