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以前这里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可如今雾霾扬尘天数越来越少,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市11个(区、县、园区)中排第一位;
谁不惊讶,以前这里燃煤锅炉随处可见,烟尘四溢,可如今不仅燃煤锅炉全部更换为燃气锅炉,还完成了3家企业8台54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从源头深度推进清洁能源改造,使得园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谁不感叹,这里成功创建“无废细胞”23家,其中“无废景区”2家、“无废商超”1家、“无废工地”3家、“无废餐厅”5家、“无废工厂”12家。
……
这里就是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生物园区)。近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记者走进这里,在一处处已完成的绿化景观地上,小草刚刚吐露出“新绿”;园区内空气清新,这里正全力助推西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的中心城市,以“绿色”为发展底色,以“低碳”为转型路径,通过构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园区、创新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高原地区践行“双碳”目标的生动样本。
绿色工厂,从生产源头重塑工业生态
在生物园区,绿色工厂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青海珠峰冬虫夏草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企业如何积极响应绿色号召、将绿色元素融入生产中的过程。据了解,企业主要是做冬虫夏草二次开发的,这中间不需要人为地对冬虫夏草进行采挖,而是对虫草上的菌进行培养,这就避免了在采挖虫草时对生态造成的破坏,这些冬虫夏草菌经发酵培养,再经过分离提取、蒸发等工艺后,被制作成了药品、酒饮料、化妆品,就连最后的“废渣”也能充分利用,成为了市场上供不应求的饲料,可谓“物尽其用”。此外,企业还完成了对锅炉的改造,每年节省5万元费用。
如今在生物园区内,绿色工厂并非个例。通过智能化、绿色化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金诃藏药、生物药品厂完成车间技术改造,并启动了康普生物多功能自动化提取物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和夏都医药非PVC软包装输液改造项目;明诺胶囊完成30台设备的更换与淘汰,宏远肠衣完成11台设备的更换与淘汰;虎彩印刷完成高宝六色印刷机的淘汰;益洁生物完成TT-MJ400干燥生产线的淘汰;格拉丹东完成烘箱、灭菌柜等生产设备的淘汰;重点用能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金诃藏药、生物药品厂、宝鉴堂3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金诃藏药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减污降碳,提高生态产业“含绿量”
产业园区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减少碳排放的主力军之一。在绿色低碳这条新赛道上,生物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走进青海宏远胶原蛋白肠衣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已成为园区减污降碳的“典范企业”。通过申请环保奖补资金,企业更换了3台蒸汽锅炉,经第三方环保检测及计算,3台锅炉每年可节省燃气40.95万立方米,折合费用110万元。
此外,生物园区还以源头治理为根本策略,深入推进清洁能源改造、VOCs综合治理、异味防治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年完成工业企业319家次全过程排查工作,督促完成活性炭更换、无组织排放治理等119项问题,通过监督检查、专项整治行动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园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3%。还积极开展园区水污染整治行动,统筹抓好涉水企业监督管理、雨污分流、混错接改造等工作,完成23处市政管网混错接点改造任务,102家小区、企事业单位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整治企业涉水问题141项,督促益欣药业完成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并投入使用,实施完成园区中水回用管网建设一期工程项目,加快推进中水二期项目实施,为园区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生物园区正以绿色为引领,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的建设成果不仅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生物园区将继续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记者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