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琼)不远处,现代化的拖拉机轰鸣而过,宽大的犁铧翻起层层泥土,黑黝黝的土壤如浪花般翻滚,播种机紧随其后,将一粒粒饱满的种子精准地播撒进大地,动作一气呵成……近日,湟中区抢抓农时,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以“三举措”有力有序组织群众开展春耕备播工作,为全年粮食增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已种植各类农作物0.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43万亩、油料作物0.11万亩。
据了解,湟中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16519.01亩,撂荒地复耕复种426.17亩,确保耕地应种尽种、宜种尽种。按照往年粮食丰收成果,计划今年播种农作物面积82.2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3.3万亩、油料作物23.2万亩、蔬菜11.97万亩、其他3.77万亩,切实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湟中区依托省级种子工程项目,在李家山、田家寨等乡镇,根据春季农业生产用种需求,共收储良种5855吨,其中,小麦种子1700吨、蚕豆种子50吨、油菜种子10吨、青稞种子40吨、燕麦良种1600吨、马铃薯良种2500吨,助力农作物稳产、高产。
湟中区推广农作物轮作栽培技术、种子繁育技术等,结合一号文件宣讲,开展农机生产安全和种植技术培训8次、针对性惠农政策和技术指导12次,落实全国栽培、粮油单产提升、水肥一体化等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等14项,预计投入资金4400万元,推广面积约40万亩次,进一步提高节本增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