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5年3月29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筑绿色算力 共绘新质未来
第二届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在京举行
王钦敏吴晓军刘烈宏致辞 罗东川主持

本报北京讯(特约记者 莫昌伟 田得乾)3月28日,以“共筑绿色算力 共绘新质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出席并致辞。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主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锦刚作主题推介。

王钦敏说,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及能源转型新形势,发展低碳高效的绿色算力不仅顺应时代要求,更是建设数字中国和展现大国担当的重要命题。国家“双碳”目标和“东数西算”工程历史性叠加,为青海开辟了绿色算力跨越式发展的窗口。希望青海立足创新发展,打造绿色算力产业青海样板,为解决智算能源难题给出“青海答案”;立足自然资源优势,锻造高原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立足生态优势,构建生态治理现代化标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青海范式”。

吴晓军说,习近平总书记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指明新方向、赋予新使命。青海牢记嘱托、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勇毅前行,将清洁能源和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紧密结合,加速转型高原绿算蓝海,走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路子,闯出数智共赢新天地。发展人工智能,关键是算力,支撑是能源,未来是清洁能源。绿色算力是时代为青海量身定制的新赛道,必将如三江之水向东而行、奔流不息,滋润中华大地。诚邀大家走进青海,汇众智、聚众力,共同书写众行则远的绿算发展新篇章。

刘烈宏说,青海高位谋划、强力推进,大力发展绿色算力产业,迈出了从“能源输出”向“算力输出”转型的重要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绿色算力与绿色电力更好协同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激励机制,大力支持先行先试,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筑牢自主发展根基,以“充裕清洁瓦特”保障“规模绿色比特”发展,为国家算力资源的优化布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罗东川说,举办这次推介会,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系统展示一年来青海绿色算电协同发展的最新成果,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全面深化交流合作。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以生态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持续打造定义行业标准的思想盛宴、孕育技术革命的创新摇篮、缔造未来产业的战略支点,共筑绿色算力,共绘新质未来,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海智慧。

张锦刚说,去年以来,青海推动绿色算力产业全面起势,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向未来,青海将着力打造国家绿色算力服务“先锋区”,创建绿色算电协同发展“示范区”,构建一体化算力网西部“试验区”,建设数据要素流通应用“创新区”,全力支持企业在青发展,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的崭新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中国联通总经理简勤,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燧原科技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张亚林作主旨演讲。

推介会上,发布了《青海省绿色算电协同发展报告》蓝皮书。副省长刘超为2024年度使用青海绿电的10家企业颁发绿色电力使用证书。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国家部委、援青省市、中央企业、互联网及相关企业领导,省领导王大南、朱向峰出席。15所研究机构、166家数字经济领域知名企业及在青落地企业参加。

会前,吴晓军、罗东川与嘉宾座谈,并一同参观推介展览。

203亿元!绿色算力领域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3月28日,在第二届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上举行了绿色算力领域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203亿元,签约金额较上一届提升64.9%。

此次集中签约的8个项目,分别是西宁市政府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的新华三图灵小镇项目,海东市政府与智谱瑞邦(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智谱讯飞海东智算基地项目,海南州人民政府与万界京峰(青海)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签订的万界京峰(青海)智算中心项目,九川数科(上海)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联通青海省分公司签订的通用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软件创新中心算力服务项目,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青海有限公司签订的联想(青海)全球智能云创新基地项目,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与新智认知数字科技公司签订的新智认知绿色算力项目,海西州政府、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签订的海西天文绿色大数据中心项目,西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燧原科技公司签订的燧原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8个项目覆盖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西州等多地,涉及政府、电信运营商、科技企业等多方合作。

当前,青海绿色算力产业正在集聚壮大。青海将建立绿色算力项目全流程服务机制,推行招商引资项目专班负责、全程代办等服务机制,设立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保姆式”服务,倾心倾力创造最优的发展环境。同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提供“一条龙、套餐式、送上门”的全要素、全天候、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用地、用电、能耗等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集中,及时解决企业困难,让企业家心无旁骛谋发展。此外,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以最优惠利率给予绿色信贷融资支持,以最优惠用电成本强化绿电支撑,以最大力度奖补资金加大产业扶持,以最大诚意为绿色算力人才提供住房、就业、教育等全方位保障,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绿色算力+人工智能,是青海发展的重大机遇”

——访青海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技学院院长 谢永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绿色算力+人工智能’是青海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也正积极为这一产业培养专业人才。”谢永说。

在谢永眼中,青海在绿色算力发展方面优势独特。青海气候冷凉、干燥、洁净,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当地布局算力中心时,能大幅降低投资与运营成本,缩短投资回报周期,极大地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谈及发展机遇,谢永说:“‘绿色算力+人工智能’是青海发展的重大机遇。从国家战略层面看,青海凭借自身资源优势,深度参与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积极融入‘东数、西算、西存、西训’战略布局。同时,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青海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绿色算力优势、进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步提供了绝佳契机。”

人才培养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青海理工学院在培养人工智能训练师方面举措扎实。“学院已与青海蓝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产教融合打造人工智能训练师微专业。”谢永介绍,“我们围绕联合课程研发、混合师资互补、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工作。组建由校内教授和企业技术专家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研发课程。校内建设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实验室,校外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提供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谢永坦言,青海绿色算力产业要突破困境,需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挖掘自身潜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吸引更多产业资源汇聚。

“青海理工学院会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绿色算力产业培育更多专业人才。我坚信,只要各方齐心协力,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必将蒸蒸日上,成为推动青海乃至全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引擎。”谢永对青海绿色算力产业的前景满怀憧憬。(记者 刘瑜)

“数据标注是人工智能的基石工程”

——访青海蓝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刚

“数据标注是人工智能的基石工程,就像汽车的汽油,是算法训练必不可少的‘燃料’。”青海蓝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开门见山地指出。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绿色算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关键力量的当下,青海凭借独特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绿色算力领域,李刚带领青海蓝算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李刚看来,数据标注与绿色算力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意义重大。“不同领域,像自动驾驶、医疗AI的发展都离不开精准的数据标注。而绿色算力为数据标注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支撑。”李刚介绍,“以我们青海蓝算为例,我们的碳中和数据标注中心70%由绿色电力支撑,与东部地区相比,算力成本降低了35%,这不仅保障了数据标注业务的能源需求,还提升了企业竞争力,让数据标注在处理海量数据时更具优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谈及青海蓝算在数据标注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实践,李刚如数家珍:“在技术应用上,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突破。图像语义分割系统已成功应用于20多个自动驾驶项目,能自动识别道路标识,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精准数据。在医疗领域,我们通过联邦学习实现多家医院联合标注,既保护患者隐私,又提高医疗数据标注质量。此外,我们的QingData平台架构也颇具特色,采用联邦学习技术,结合区块链数据确权系统和AI质检自动化流水线,保障数据安全、可追溯,提高标注质量和效率。”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青海蓝算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下足功夫。“我们实施了‘高原硅谷人才计划’,与13所高校共建‘青藏AI实训基地’。”李刚说道,“采用‘导师制+项目制’双元培养模式,让学员在实践中成长。还开发了阶梯式培训课程体系,满足不同阶段人才的学习需求。同时,建立了四级人才分级体系,提供全面福利保障,开发‘标注技能银行’积分系统,激励员工提升技能,每级配套15%—25%的薪酬增幅,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

李刚也坦言,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并非坦途。“当前,技术协同方面仍存在瓶颈,绿电与算力的高效协同还需要进一步突破,算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也有待完善。我们需要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落地青海,共同探索适合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的道路。”

李刚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生态的逐步完善,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青海蓝算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数据标注和绿色算力领域持续创新,为青海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刘瑜)

3月28日,以“共筑绿色算力 共绘新质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本报特约记者 张地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