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悠然)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近日,城中区仓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正式签署医联体帮扶协议。这一举措致力于打造“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慢”问题。
据了解,根据此次签署的协议,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将从多个维度对仓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帮扶。在专家资源支持上,院方将定期派遣专家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查房,并举办学术讲座。尤其在心内科、高血压病、内分泌等重点领域,双方将开展深度合作,填补基层专家资源长期缺位的空白,显著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同时,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为基层医疗工作者开辟了进修培训通道。远程医疗合作也是此次医联体建设的一大亮点。双方将搭建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极大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此外,双方还将优化分级诊疗与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常见病症在基层医疗机构便能得到有效诊治,而急危重症患者也能迅速转诊至上级医院,确保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此次合作,不仅是城中区仓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携手共进的新起点,更是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落地的关键一步。城中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借助医联体建设,让技术和资源多跑路,患者少跑路。通过“传帮带”模式,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培养更多医疗骨干,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