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清明期间,全省各级林草部门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强化工作部署,压实部门责任,细化管控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保障,全力防范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态资源安全。截至目前,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安全平稳,未发生森林草原火情火灾。
据了解,清明期间,全省各地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高、大风天气多,祭祀煨桑、上坟烧纸、农事生产等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加大,林草防灭火形势极为严峻。各级林草长及时分析研判清明期间火险形势,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省民政厅、省应急管理厅、林业和草原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全省春分清明期间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方案,从细从实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协调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营运商,向全省手机用户每日发布森林草原防火公益短信提醒。期间,全省各级林草部门利用卫星热点监测、无人机巡护、铁塔瞭望监测、地面巡护等多种方式,提升预警监测准度。西宁市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对107万亩重点林区进行24小时监测,处置野外违规用火行为22起。
同时,全省各级林草部门紧盯重点林牧区、各类自然保护地和重要进山要道等区域,实施“三增”(增加巡查人员、增长巡查时段、增设检查卡点)措施,对进山入林祭扫人员及车辆进行“火种收缴+实名登记”双管控,在坟茔集中区设立临时祭祀点,供群众点香烧纸,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火灾风险。
此外,全省各级林草部门、林草生产经营单位,各基层管护点、检查站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和专车候班制度,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半专业扑火队伍携装巡护,靠前驻防,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确保火情快速、科学、有效处置,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