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5年4月9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聚合力 项目建设开新局

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碳达峰试点名单,湟中区纳入生态综合补偿重点区域,大通县获得新型城镇化国家级试点取得实质进展;

一季度实现重点项目资金争取“零突破”,谋划储备项目个数、总投资分别较去年底增长,A类成熟项目创三年来新高……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入企服务展现“新高度”,下沉一线成为“新常态”……一系列生动实践都源于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来,市发改委以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抓手,聚焦干部队伍精气神不足、创新招法不多、能力素质短板、机制建设薄弱四大问题,通过强党建固根基、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破瓶颈优架构、探索创新实践“方法论”,补短板提能力、构建干部成长“全链条”,建机制强保障、夯实长效发展“硬支撑”,为我市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勇争先贡献发改力量。

制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工作方案》,以“442”党建品牌为引领,通过“青年先锋号”“党员模范岗”评选等强化正向激励。动态更新干部“正负清单”,结合周重点工作动态日志、约谈提醒、述职考评等方式压实责任。今年以来,约谈提醒4人、调整轮岗10人,提拔晋升10人,形成“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干部队伍活力显著提升,一季度争取落实资金30.43亿元,实现重点项目资金争取“零突破”。

为推动项目谋的准、要素保障畅、资金争取足,采取统筹“谋、投、建、管、用”项目全生命周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联合论证和提级审核相结合、全员跑动和密集衔接相结合、下沉服务和穿透调度相结合等模式,推动项目前期加力提速。通过采取管用招法,谋划储备项目个数、总投资分别较去年底增长41%、19.5%,A类成熟项目由623项增加至803项,创三年来新高。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5%以上,实现投资项目工作“开门红”。

着力加强发改干部洞察环境、顺应形势能力,打造西宁市发改系统“青年大讲堂”学习平台,开展《当前经济形势与未来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专题培训10期,覆盖560余人次。组织举办全市投资项目和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能力提升培训班,提高项目谋划精准度、资金争取到位率。加强上下跑动对接,班子成员带头,累计与省发改委联动对接国家部委、权威机构超60次,班子成员带领科室长跑动对接320余次,协调解决上百件具体事项,193个项目纳入各类规划,109项进入国家重点项目库,35个项目列进省级库。

创新建立“33221”工作机制,健全投资项目通报机制、“431”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动态跟进勇争先、“克难攻坚、破冰攻坚”揭榜挂帅、挑大梁“三张清单”。强化盘活存量资产调度机制,实施“月调度+月排名+月通报”及年度考评,压茬推进任务落实。充分发挥智库智力支持机制,通过百人机构池、城市机会发布中心、虚拟产业研究院等智库智力支持,持续编制小规划小方案,着力解决项目谋划与国家投向对接不准、前期质量不高、小碎散的问题。

(记者 张弘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