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姐姐,您再帮我们抠抠细节,这音调我们总是做不好。”伴随着一曲《红梅赞》,由前营街居民组成的常青京剧艺术团表演队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排演,一旁团长刘玲耐心地指导着队员们。
仓门街街道前营街社区居住着汉、回、藏、苗、撒拉等14个民族,居民群众8054人,其中少数民族有1537人,各族群众其乐融融,亲如一家。在前营街社区,每天都发生着与邻为善、与邻为乐的故事,处处传颂着各族居民群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故事,处处洋溢着群众的幸福笑脸。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在仓门街街道前营街社区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是各民族群众手挽手共进步的民族团结宣传墙,民族团结标语在这里随处可见,住在这里的各族群众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散发着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气息。
日常工作中,该社区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开展义务巡逻活动,净化社区的治安环境,确保社区治安工作健康发展。联合辖区仓门街派出所、城管中队、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设立了社区法律服务室,广泛开展妇女、儿童维权、法律宣传咨询、人民调解等普法阵地,通过社区法律援助,调解邻里纠纷,安全生产大排查、环保督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城镇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开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让居民群众感到真正的当家做主。
通过全科网格服务管理,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建设“网格吹哨、部门响应、有诉即办”的全科网格体系,结合居民议事协商会,网格巡查,入户走访,电话反馈等帮助居民解决难题。“我们家水管一直漏水,社区能帮我们修一下吗?”“我们社区文化活动什么时候举办啊?”……社区工作人员或者网格员认真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居民的合理诉求,将不能现场解答的“老大难”问题登记在册,后期跟踪服务给予答复。
“在社区工作,实践告诉我,搞好民族团结工作,最管用的就是凝聚人心、争取人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真情把各民族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建美丽和谐家园。”前营街社区党委书记张若蕾说。
该社区还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引导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共居共乐、交往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社区为居民搭建学习平台,改造优化社区“民族之家”“同心书屋”,配备涉民族类图书,组建义务教员队,常态化召开少数民族座谈会、邀请道德模范、党校讲师授课。丰富各族文化生活,坚持“一月一主题”,支持各族群众举办民族传统特色节日活动,常态化在社区开展民族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百家宴”等群众文化活动。
“我们社区活动很多,每次活动都能看到常青京剧艺术团的表演,我们都很喜欢看。”社区居民马毛娘说。
张若蕾介绍道,只有夯实民生基石,破解民生难题,才能使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前营街社区将继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搭建多样化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绘就社区治理的美好图景。
(记者 徐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