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5年4月10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新风正在悄然改变村庄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负担很重。”城西区汉庄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好了,村里有了明确的标准,大家也都跟着党员学,不再盲目攀比了。”

彩礼数额以6.6万元、6.8万元居多,各类礼盒等费用控制在2万元以内,宴请数量不超过15桌……这一系列变革,正是汉庄村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体现。经过一系列整改举措的有力推进,汉庄村昔日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显著改善,一股文明新风尚正悄然在村庄中蔚然成风。

汉庄村在党员干部群体中创新性地开展了“三个一”工作法:即发出一份倡议书,引领思想变革;签订一份承诺书,明确责任担当;讲授一节树新风教育课,深化认识理解。全村47名党员积极响应,主动亮明身份、表明态度、签署承诺,率先垂范,严格执行移风易俗的各项规定,争做新风尚的引领者与践行者。同时,党员干部在“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自觉将个人事务纳入“四会”管理范畴,以实际行动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受到实效,从而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与支持。

为了破除陈规陋习,汉庄村通过“村规民约周周学”活动,推行村规民约周周轮换宣传机制,确保移风易俗和时代新风在群众中入脑入心。对婚丧事随礼标准进行规范,原则上不超过200元;提倡白事简办,提前向红白理事会报备,使用丧葬房时间不超过3天;汉族白事招待从“10碗菜”转变为“汤米三碗”,回族群众丧事则是统一用青海特色“熬饭”接待。这些具有汉庄村特色的乡俗民约,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为了筑起新风高地,以移风易俗为主题,打造特色宣传长廊、村史馆、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等阵地,为村民提供了优质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五峰宣讲团宣讲小分队坚持分众化、互动化、精准化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宣讲,成功举办了“好家风好家训”巡讲活动。此外,汉庄村还深入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一系列评选活动,累计评选五星级文明户345户,占全村户数的73.7%;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各6人;绿色家庭5户、绿色家庭示范户1户。

(实习记者 措毛)

上一篇  下一篇